感觉今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毕业生应该何去何从?

哈喽喽哈的叶先生


你好,我谈谈我的看法和建议,我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影响比较大的主要还是在职有工作经验的这部分人员,企业因为疫情影响要瘦身发展,而有工作经验或资历比较深的人员薪资相对比较高,企业考虑成本压力往往会从人力成本上做文章,因此对他们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相反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每年还是会补充新鲜“血液“的,尤其是富有朝气的大学生会是企业补充人员的首选。因为应届生一方面文化素质等各方面达到企业要求。另一方面企业付出的人力成本相对资历比较深的人员成本会降低,同时应届生的可塑性和可发展性也是企业看中的。企业为了保持活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需要不断补充应届毕业生的,因此不要太担心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你现在需要做好的就是:1、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预先做好相关的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抓住招聘的关键期,下半年9月、10月是应届生招聘的关键时期,各种校招、社招、网络招聘都要关注和参与其中;3、多渠道和方式找工作,不要在自己熟悉的招聘渠道和方式上“吊死”,现在招聘渠道是五花八门的,甚至朋友圈介绍等都会有机会,但要注意擦亮双眼,避免虚假招聘信息。同时也可以积极备考公务员或其他事业单位的机会;4、继续提升自己,或是预先找到一些企业实习的机会,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为后续找工作打下一个稳定的基础。5、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每一场面试和机会,不要给自己虚度光阴的机会,相信自己的未来是靠自己努力而来的。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成功!!!


职说有李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国家经济在开局之年出现比较艰难的局面,疫情已经对全球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冲击,据调研,有20位首席经济学家对2020年度GDP增速进行了预测,他们将预期均值由2019年底的5.96%大幅下调至2.87%。所有经济学家均预计2020年GDP增速将会放缓。短期内经济所受影响更为显著,第一季度GDP增速将大幅下滑至负数,预测均值为-6.48%。经济肯定影响就业,今年的就业形势势必严峻,网络上到处充斥着裁员、倒闭等恐慌信息。

对于应届毕业生有几点建议:1、好好完成毕业前的学业,别因为疫情导致自己的学业,比如毕业答辩出现问题;2、重点关注线上的毕业生招聘信息。疫情导致线下的各种招聘会停摆,各个大学的双选会、专场招聘会也势必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多关注线上的招聘信息,包括国内几个知名招聘网站的信息、所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招聘信息等;3、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做好Plan B或C,比如攻读研究生,比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项目等。关于研究生扩招,为了拓展毕业生升学深造渠道,应对疫情、减轻就业压力,在2020年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拓展毕业生升学深造渠道,着力硕士生研究生招生规模,扩招18.9万人!研究生教育具有人才蓄水池、就业缓冲器的作用。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既能缓冲就业压力,也能为未来经济发展储备高层次人才。实际上,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最后,在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遇见百年不遇疫情,属于突发的不可抗力事件,一定要坚定信心,疫情一定会过去,未来仍然阳光灿烂!





管理见微


今年高校毕业生874万,再创历史新高!

但是,受疫情影响,别说增编增员,很多公司维持现状已面临着一定压力了。

再看874万就业需求,就显得格外沉重。难怪被网友戏谑为“史上最难应届毕业生”。

邻居有个孩子今年毕业,在校所学的是普通的机械相关专业,本计划今年通过校招在山东找一个工厂去上班,没成想现在连回学校的机会都没有了。

学校按部就班通知毕业生提交实习、论文等相关资料,想来毕业证是没什么顾虑,但如何在今年这种行情下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却成了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

其实,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高涨,每年的就业问题都话题十足,只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求职通道变得更加不顺畅。那么,在求职心态和对职业认识上就要有积极的准备。

1、积极调整心理预期,强化抗风险能力

从学校步入社会职场,很多大学生还不能马上转变角色认识,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况。

现实必须要认清,人才市场求贤若渴的时候,你傲娇些或许企业还会忍耐,今年这行情可没人会理你这一套。

4月15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卢海及其研究团队发布报告称,一季度招聘公司数量没有显著变化,但招聘职位和人数却同比均下降27%左右。这就是赤裸裸现实,赶上了你就得受着。

因此,在就业心理预期上得有积极的准备,不要一味好高骛远,毕竟工作要双方都能满意才行。

同时,建议不要过分依赖所学专业内容,市场需求的变化肯定是跑在学校所设课程前面的,主动求变,迭代知识和技能,将大大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比如,当前大热的直播行业,相关岗位需求激增,你是否有能力胜任呢?

2、自我剖析找核心竞争力,明确目标职业

随意找一份工作挣钱糊口并不难,但显然你不会这么干,想要找份有前途的、感兴趣的工作,却在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的结果面前,感叹人生不公。

其实,你应该想想,自己与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否匹配?这就需要严肃地做自我剖析,找到自己擅长的方面,合理地匹配工作机会。

这里的自我剖析是以找工作为前提,通常可以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性格和人生定位等维度来考虑,把自己客观地做个评估,找到相对有竞争力的部分,并以此来明确目标职业。

举个例子,人社部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显示,营销员连续三期排在短缺职业首位,如果你擅长与人沟通交流,有抗压能力并乐于挑战,那营销员职业的工作就可以圈定作为首选。然后在不同行业、公司等维度上再细化,就更容易准确找到合适的工作。

3、应届生也需要做职业规划,让职场发展步步为赢

虽然应届毕业生还没有通过工作对职场和人生有充分认识,但并不代表就要稀里糊涂地上班干活。只为挣眼前的工资的话,在职场早晚要遇到生存危机,所以你得有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常来说,职业规划有几个要素必须考虑:个人定位、竞争价值和环境影响。

个人定位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比如喜欢表演,想要成为大网红明星。

竞争价值是要综合考量自身的,从专业技能、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考虑。

环境影响主要是指外在的,比如生活城市、家庭状况、宏观产业状况等,每一个都可能成为职业发展的助力或障碍。

即使对人生或职业发展认识还不够的毕业生来说,有一份相对清晰的职业规划,就不会让自己盲目地“混迹”职场,敏锐地抓住每个适合自己的提升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