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行业今年还有机会吗?

粤K老康


一切都只是休止符,疫情过后,外贸将会迎来又一个艳阳天。

先说消息面,以下信息非常重要:

1.坏消息

疫情冲击下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大量人口失业:

截至4月9日,在过去三周美国申领失业金的人为1600万,意味着10%的美国人失去了工作。 到4月11日为止,法国通过公司申请的部分失业员工数量为800万,涉及超过70万公司。西班牙封城后新增90万人失业。

以上数字告诉我们,3月全球停摆,4月,暂时看不到曙光。坏消息就不说太多了,铺天盖地都是。下面谈一下好消息。

2.好消息

3月11日,美国低调取消了部分中国医疗产品进口关税。

3月26日,20国集团峰会成功召开,与会各国发出了团结一致应对疫情、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积极信号。

4月1日,受疫情影响,美国天然气价格降到25年新低,一艘美国油轮开往中国。

4月9日,中国农业部宣布,随着美中阶段性贸易协议的实施,中国决定今年增加从美国进口玉米和其他粮食数量。

以上好消息,在铺天盖地的疫情负面情绪下,被绝大多数人忽略了。

对今年的外贸形势,我们要分短期和长期分析:

第一,短期,疫情的控制是关键。

1. 疫苗的开发和应用按目前的进度起码要等到明年。

2. 全体免疫如果奏效,下半年各国经济开始复苏,但中国是否开放国门。

3. 如果随着天气变暖,疫情消失,则是人类的福报。

因为,没人能做出预测,我们需要做的只能是关注和练好内功。据此可以得出,短期内,外贸的形势只能随新冠疫情漂浮。

第二,长期,全球化加强合作

1. 目前我国出口的增长停滞不全是疫情造成的,中美贸易摩擦是诱因。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数据,相比2018年我国外贸出口10%的增幅,去年我国出口增长只有0.8%。疫情,只是雪上加霜。

2. 自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反全球化的声音在各国渐嚣。但疫情过后,重点来了,在各国经济重建的过程中,抛开中国,行吗?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一直在平抑各国通胀的路上起着积极作用。疫情过后,如果各国采取与中国脱钩而导致物价飞涨,其领导人所承受的压力也会让大家重新拥抱全球化。这点,我们从文章开始的几条好消息可以管窥一斑。反全球化,美中逐步脱钩,产业回归美国一直是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但新冠疫情,不得不让他重新审视这一政策。

3. 美联储开启的无底线量化宽松,本质上是输出通胀,印出的钞票,如果不能从中国买来东西,你想可能吗?

4. 我国一直没有跟进美国继续放水,虽说是与人民币的国际化策略有关,但更多的是为应对各国疫后大量美元资产涌入中国留下的后手。

5. 近两周国际股市在疫情持续恶化的前提下逆势反弹,其反映的,恰恰是对各国将来加强合作给予的正面反馈。虽说其后股市还可能反复,哪怕再次探底,但疫后停止贸易摩擦,重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已成为主旋律。

综上所述,反全球化的声音,疫后在各国对经济重建的刚需影响下,一定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应对挑战。因此,外贸还会迎来又一艳阳天。


泊文看经济


由于全球疫情严重,除了口罩等医疗物资,外国客户纷纷取消订单,很多公司面临倒闭。不夸张的,我们楼下的小公司前几天已经开始裁员了

从宏观层面来看,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作出判断,“外需订单呈现萎缩态势”。

从微观层面来看,多地外贸厂商反映,由于欧美地区疫情形势变化迅速,消费预期收缩,品牌纷纷取消或收缩外贸订单规模,使得刚刚复工的外贸行业再次陷入冰点。

多数接受财新采访的外贸企业倍感无助:“欧洲市场全面歇火”、“行情很不好,全世界感觉要瘫痪了”、“整体可能比08年还严重”。今年外貿压力非常大

国外的疫情形式发展的非常厉害。整个外贸行业(除了医护工具生产类)其余都是在破产边缘挣扎。朋友圈到处都是外贸小企业主的哀嚎。

毕竟欧美市场在疫情的影响下,纷纷关门停业,哪有什么采购需求。更加可怕的是,这场战役是看不到曙光的。 时间一长,客人的采购消费欲望将会越来越少,今年外贸机会非常小!

本人建议:

一定要转内销,积极拓展内贸!

一定要做线上,布局电商渠道!

一定要多元化,保证企业不倒!


朱哥财经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共同探讨一下,不对的地方还请理解:

首先,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受冲击较大,截止目前,我国抗疫防控工作也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依旧快速蔓延,欧美等其他地区成为此次疫情新的"震中",外贸行业直接受其影响,打击较大!

第二,现阶段,大家一致认为外贸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复苏了,外贸行业现在比较危险。

第三,我个人认为:“危机!危机!”,只有在危险中才有机会!就目前来看,外贸业确实困难重重,但只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一下,其实这行业中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据官方数据统计,今年前两月,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明显下跌,以美元计,进出口总额同比下跌11%,出口跌幅达17.2%。 

但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却逆势增长0.4%,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占比达31.7%,超过去年同期3.6个百分点,成为疫情下对外贸易难得的亮点。 

第四,从国家通报的数据来看,“一带一路"贸易合作韧性十足 ,“一带一路”贸易的通畅,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更给外贸企业的复苏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总之,聚焦"一带一路",外贸型企业要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等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之初,"一带一路"外贸逆势增长;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将为外贸企业的复苏带来更多机会与可能。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