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用的墨水加水,如何控制比例?

卓智哥


其实墨汁兑多少水,没有固定比例。根据每次写字的不同字体、不同纸张、不同书写效果来确定,灵活调墨。细说如下:

1、首先,取决于书法用纸,是生宣、熟宣还是半生熟。生宣吸水性好,墨水一沾上去就会渗开,所以兑水少一点。熟宣纸的吸水能力弱,可以适当多兑水。半生半熟宣纸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

2、其次,取决于书写什么字,通常书写楷书、隶书、篆书。兑水也需要适当减少,如果是行书、草书。就适当兑多一点。

3、第三,根据书写效果确定,浓、淡、焦、枯、湿,加水比例各不相同。你想表现篆隶的古拙、厚重,行笔要艰涩,不能油滑,加水就少;要想表现行草书轻快流畅,可以多加点水;如果要多干枯、飞白的笔画效果,可以少加水。

4、最后,调墨过程中,可以使用一张废纸,一边调墨一边试写。达到不滞笔、书写流畅、墨色有光泽即可。加水太多一般写起来流畅,但是墨淡无神,字不好看。

当然,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孤立的看待每种用墨方法,相反,一件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应该同时运用几种不同的用墨方法。另外,要产生丰富的墨色变化,蘸墨之法也是关键,实践告诉我们,一般蘸墨时不要饱蘸深浸,深浸不仅笔毫无力,而且在纸上书写(尤其是宣纸),极易臃肿肥拙,所以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濡染亦自有法,作书时须通开其笔,点入砚池,如篙之点水,使墨从笔尖入则笔酣而墨饱,挥洒而下,使墨从笔尖出则墨后而笔凝。”除此以外,用水和选墨也是墨法运用的关键。在书法临摹与创作中,我们只有多练、多观、多思、多悟才能熟练的掌握好用墨的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墨法意识。



兴趣z书法


题主这个提问涉及的是书写用墨的问题。提的好!在我们书写当中,常常会提到“笔墨”这个词,比如“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就直接把笔墨二字当成了书法艺术的代名词,可见笔墨在书写当中的重要性。题主今天求问的是墨汁里怎样加水的问题,我就个人数十年的用墨经验给大家谈一谈。

首先我说明一点,题主在墨汁中加水按比例的说法不正确。原因是各种墨汁本身浓稠度没有象药品等化学用品有严格的比例配方,加之各种墨汁又会遇到各种不同属性的纸,既使是同一类型,也由不同厂家生产,你说,好!就在墨计中加20%的水,然后醮着这个墨汁写出来。这样能达到目的吗?我看未必。再加上每个人用笔的速度不一样,说不定大多数人写出的效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说,在书写用墨里加多少水,不能笼统地用百分比去定标准,还得依每个人的情况而酌定。请书友们切记这一点!

那么,我在书写时怎样用墨的呢?请题主及书友们谨供参考。

一,写正书用墨加水。把原墨汁倒好后,醮笔,先在所写纸上试写一下,如果书写舒适流畅、笔划两边清晰润泽,就无需加水,直接用原汁即可。如果,书写时粘纸干涩,写出的笔划两边残缺不全,说明墨汁太稠需要加水。但加水一定控制量,否则会出现墨洇导致笔划含混不清,甚至染成一团。

二是写行草书时用墨加水。大家知道,书写行草因用笔速度和节奏比较快,墨汁里的含水量也相对多一些,方法如(一),酌情兑水后,先试写几个字,如果书写干涩,墨色不丰润再酌情加水。要注意的问题是,加水不可过量,过量虽能书写,但导致的问题是墨色过淡,点划无神。

三是特殊纸类的用墨。宣纸除了常用的生、熟、半生熟纸外,还有腊笺、粉笺书写纸,除腊笺必须用濃墨外,粉笺用墨是个难点。常见的问题是,因纸上有一层颜色粉质,导致墨不入纸。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是在墨汁里边适当添加白酒,以增加墨水的渗透力;二是在书写前,把纸面用干净的湿毛巾擦一遍,除去浮在上面的粉质。当然,这两种办法也要适可而行、灵活运用,切不可削脚适履,弄巧成拙。

以上方法,实际上都是对书法初学者而言。笔墨功夫深的书友一般都明白用墨之法。象我现在不管书写什么书体,墨汁里加水不加水,加水加多少,一看墨汁就基本定局。这个问题不难,只要大家写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把其中的道理弄明白。好,回答到此为止。

最后祝题主及书友友们书写时用笔有理,用墨有成,在学书之路上笔墨双贏!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等知识方面同学习,多交流,共提高!


晉風


墨汁加水,俗称调墨。掌握好兑水的比例。是每位书法爱好者的必修课。在书法熟语中,叫做用墨。在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交流切磋。

一,先认清墨性。

墨与墨之间,其墨性不尽相同。

例如“一得阁”墨计,其性较紧,胶性稍大,在我的实践中,该墨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胶性大,无论书写楷,行书,都要不同程度的加水调和;二是亮度突出,浓墨书写,字面较亮。所以在使用这款墨时,要适当多加水,尤其是行草创作。

再如“红星”墨汁,其性中和,黑度较好,适当兑水后,书法线条清新,自然,柔和。线条润发骨肉丰满。

如此种种,旡论哪款墨,都要先认清墨性再行调墨。

二,不同的书体,调墨兑水的比例也不同。

例如楷书,运笔较为缓慢,易造成面的洇发,所以书写时以用笔不涩滞为好。兑水的比例要适当减少。

再如行草书,用笔灵动,书写速度相应较快,要保证书写流畅,相应的要多加点水。

三,不同的书体,调墨要求不同。

每种书体,都有一个侧重的书法元素。不同的书法元素,有着不同的用墨特色。

例如王铎体书法,其特色是湿墨较多,同时涨墨的运用尤为独特。也是王铎的独创。更是对丰富书法元素的一大贡献。所以写王铎体书法,就要求多兑点水了。

再如林散之体草书,其书法特点是枯笔较多,在写该书体书法时,就要少兑点水,以利于枯笔的表现。

四,保证墨色曾次的完美表现。

书法元素要求墨分五色。所谓五色,即:浓,湿,淡,枯,干。无论什么墨性,无论哪种书体,在调墨时一定要苛守一个原则,就是要保证墨分五色的正常运用,同时能够把五色都能顺利表现出来。

这便是用墨兑水多少的基本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