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造C919等客机?

胡轩境Elvis


想起当年运10下马以及ARJ-21研制试飞中经历的种种不顺,我国为什么这么坚定要搞自己的大型客机?

从“运十”到C919,中国国产大飞机之路可谓是艰辛不断,我想中国之所以屡战屡败依然坚持要搞自己的大型客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第一,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发展我们自己的制造业,第三,抢占国内市场。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呈现爆炸性增长,民用客机数量将达2194架,市场容量大约在1800亿美元左右。而波音公司则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2300架客机,大约占全球25000架市场容量的1/10,中国将成为美国以外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

中国航空市场拥有巨大潜力,但由于缺乏自己的大型客机,中国人却被挡在了自己的市场之外。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口一口吃得津津有味,中国航空界非常着急。制造大飞机的紧迫性已经显现出来。

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走过的路程实在是太曲折、太艰难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用飞机首先是走合资之路,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生产麦道82系列客机,但这种飞机生产了35架就因市场问题停产。此后又开始生产麦道90飞机,但仅造出2架,麦道公司就被波音公司兼并,中国引进技术之路被中断。

中国也曾打算与其他国家联合研制AE100喷气式客机。由于中国坚持在联合研制中居主导地位,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中国,结果计划最终以流产收尾。因为与中国合作的外国厂商根本不愿意将自己的技术传给中国人,它们真正的意图是想利用这个计划占领中国市场。

经过几次失败,中国航空界人士意识到,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以中国现有的能力还不足以制造大型客机。现实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从中型支线飞机入手,进行市场积累和技术积累,逐渐培养国内自主制造的大型飞机产业。

天骄航空首架执飞商业航班ARJ21飞机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2002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整合了旗下15家企业,成立了中航商用飞机公司,并推出了具备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喷气式支线飞机研制计划。ARJ—21项目被称为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希望,首期投资达50亿元人民币。据中航商用飞机公司副总经理陈进介绍,这种飞机性能十分先进。比如ARJ—21是按海拔2800米的机场高度来设计的,这样的标准远高于国外飞机,特别适合高温、高原的条件,不用像进口支线飞机那样,在夏天飞高原航线时必须减轻载重,这就让ARJ—21飞机在西部大开发中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ARJ—21飞机可以享受到本土化的服务,因为飞机在国内生产,航空公司就可以减少备件储存,从而大大降低运营成本。ARJ—21支线飞机虽然在2006年才能生产出来,但目前已经签下35架确认订单与6意向订单。甚至连法国航空公司也表示了购买这种飞机的意向。这是一个骄人的业绩。

我国为什么这么坚定要搞自己的大型客机?

第一,从经济角度考虑。众所周知,大型客机的购买费用极为昂贵,后续维护费用更是天文数字。中国未来还需要3500架新式大型客机,要花费4000亿美元。而目前大型客机基本都被美国垄断,中国被迫每年拿出巨额外汇购买。如果实现大型客机自产,这笔巨额资金就可以节省下来。

第二,从工业角度考虑。大型客机是所谓制造业的金字塔,设计领域极多,要求也很高。中国造一架飞机,设计的企业超过1000家,参与研究的高效和研究机构也有数百家。研发和制造大型客机,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和航空客机的提高是非常明显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

第三,从军事战略角度考虑。大型客机和大型军用飞机,是一母同胞的关系。能够制造出世界顶级大型客机的国家,制造大型军用飞机也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相反,如果制造不出优秀的大型客机,即便能够勉强造出大型军用飞机,性能也有限。目前很多军用大飞机的母体,其实就是大型民用客机,如电子侦察机、预警机等等。目前中国就是缺乏先进的大型客机,被迫从俄国进口较为落后的图波列夫154飞机作为载体。这种飞机相当于波音727水平,早已过时。但因为西方不允许中国将民用飞机用于军事用途,所以中国只能用俄国飞机。为此,中国还被俄国敲竹杠多次。

第四,从军事作战角度考虑。历史告诉我们,一旦全面战争爆发。很多民用客机和运输机都会从事军事用途,协助运输物资甚至军人。所以,装备大量民用客机运输机都是必须的!但我国受外购限制,装备的客机,尤其是民运运输机太少。真正开战,我军空中运输能力会非常缺乏,这可是极为严重的大事件。

运10

据运-10的副总师程不时老先生讲,当年运-10都已经造出来了,并进行了试飞,还曾飞到过拉萨,也就是说,从技术角度讲,我国大型客机那时就已经攻关成功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下马,实在太可惜了。

运-10的下马,不仅是一种型号的终结,更是大批人才的流失,以致于后来研制大型客机时,当年的研制人员早已寻找不全了,只得从头开始。

说白了,我国在大型客机研制方面,是中断过的,如果当年持续搞的话,我国的大型客机水平绝对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C919我国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搞下去,就是因为我们有过这个教训,有些东西必须要走自研的道咱,靠买是买不来的。

航空工业带动了从飞控到航空发动机,从材料到结构等无数高端工业部门的发展,没有民用航空工业,这些部门靠军品订单是无法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的。没有民航工业,那么多航空专业的高端人才都只能出国给别人打工,产业升级上不去国内缺少高收入的消费者,所以我们一定要向前走,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饭碗。

从另一个角度说,虽然我们现在砸钱砸出了J20和Y20,但是没有民航客机反哺,在未来的发展中只会越来越举步维艰,最后国家财政无力负担军用航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让出天空任人宰割,所以必须发展民航机,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一点先知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C919飞机的研发,笔者认为,其价值意义甚至不亚于中国对北斗系统的研发!很多人认为北斗系统的研发是很有必要的,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利器,殊不知,类似于C919、ARJ-21等支线客机的研发,对中国同样意义重大!

一、民航同样具有很强的潜在军用价值

C919的研制,其意义不亚于中国北斗系统的研发!很多军事爱好朋友都知道,军用运输机、侦察机、加油机,很多都是依靠民航客机为载体改装而来了!如果民航客机不能实现国产,相关领域的军用飞机研制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目前我国从国外进口的先进民航商用客机都是有技术保护的,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允许用做军事用途!试想,类似C919等支线客机一旦大批量交付,中国的空军必将也同样实现质的飞跃!

二、C919等客机的研发是打破国外垄断的试金石

如今是科技决定国家命运的时代,任何时候,任何行业的技术垄断都是十分可怕的!近期,美国对华为进行芯片和相关设备的禁售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旦某项技术被他国垄断,就随时可能被卡脖子!中国目前几乎所有的民航客机全部依赖进口,大飞机制造技术几乎被空客和波音垄断,一旦东窗事发,飞机零部件、操控系统被停止供应和服务,那么中国的整个航空产业必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只有类似于C919等支线客机国产化,中国才有能力去研制大型客机,这势必是打破国际航空技术垄断的第一步!

三、客机市场巨大,蛋糕得分着吃

据相关行业数据分析,未来二十年,中国民航支线客机的需求量在3000-5000架,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C919的定位竞争对手就是波音737和空客A320,而这两种客机,也是目前全世界销量最好的支线客机!先不谈C919性能怎么样,竞争力怎么样,中国只有有了,才有资格去竞争和分享客机销售带来的大蛋糕!更何况还有国际市场,亚非等很多国家的航空体系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对客机的需求量也非常巨大,庞大的客机市场,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要研制和生产自己的民航商用客机!

四、多平台竞争,是世界人民的福音

为什么这么说呢?目前商用飞机市场几乎被空客和波音垄断,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需求,非这两家不可,没有第三选择!这对飞机采购、后期维护等方面的成本来说都是很不利的!一旦中国的支线客机实现量产,势必冲击国际客机市场,这是全世界的航空公司和百姓愿意看到的!

只有多平台竞争,飞机价格,用机成本,机票价格才有可能大幅度下降,这将造福全世界人民!

五、航空产业是拉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大潜力股

飞机被视为全世界最复杂的高端单体机器之一,其研发技术难度、制造复杂程度、驾驭困难指数都是非常大的!但是,目前中国的航空产业整体还非常薄弱,发展航空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航空产业不仅能带来巨大的客机销售收入,还能拉动上下游数千个产业链,提供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如此大的经济增长潜力点,我相信中国也不可能不去研发民航客机,C919的研发势在必行!

总之,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科技大国,要想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更好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要研制类似于C919这样的民航商用飞机!无论是其潜在的军事用途、可以打破技术垄断、占领未来巨大的客机市场、降低飞机成本还是带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每一条都是必不可少的理由!对于中国发展民航客机,笔者是双手赞成!无论中间有多少坎坷、多少失误、多少困难,我觉得所有的国人也都应该报以支持的态度,这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希望我的回答对题主有所帮助,欢迎交流讨论!谢谢!


国际科技资讯


两大原因促使中国决心问鼎大飞机。

一是大飞机的设计制造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他如航空母舰,甚至载人航天,按目前的圭臬比照,设计、控制、管理、制造等都不及大飞机眩光。可以说,能够生产大飞机,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才名副其实,大国地位才当之无愧。有此国之重器,生产其他任何高难度产品都可期待,中国制造升中国创造才有底气。想想,中国无大飞机翱翔季节,老米总叫床似呼喊,说我们这也抄袭,那也偷窃,跟风相信这些鬼话的国家还不少。自从C919必然横空出世,虽然仍不免来自大洋彼岸的老调重谈,但毕竟少了很多,相信米国构陷的国家廖廖无几。

C919第四次试飞,图源网络

二是中国市场大、需求大,这不须饶舌。自己能生产大飞机,每年比买波音、空客的要赚回一个省的GDP。大飞机制造就好比粮食问题,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大飞蓝天,一连串核心技术的掌握,让国家少了很多被卡脖子的卡点。那贸易战拉锯谈判十几轮,其中因对手想当然欲废中国的高端制造技术,乖乖回到八十年代种粮织布。要是李鸿章转世,答应了他们,我们就得把民族复兴四个字从词典里涂黑抅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