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觸了某件事物後突然發現這個事物在自己身邊存在度突然變高是什麼原理?

陳俐伶


可以從不同角度考慮,舉幾個例子以供參考:


心理學上的“孕婦效應”

就是說當一個人懷孕後,她會發現街上孕婦多了起來。同樣的,當一個人學了心理學,會發現身邊越來做多學心理學的人……人的注意點很大程度上是內心的投射。

“視網膜效應”

就是說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我們就會比平常人更會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比如,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左右兩邊臉不一樣大時,就更會關注別人的臉,於是就會發現很多人也是大小臉;一個人開始入坑單反,就會發現原來身邊很多人都在坑裡……關注點的不同影響認知。

“吸引力法則”

就是說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而來。比如,當你開始接觸心理學,可能會去搜集這方面信息,上一些課程,這樣就會接觸到這個領域的人,通過這個領域的人,又會接觸到更多這方面的信息,久而久之,會發現心理學這件事在自己身邊存在度變高了。

當人接觸某一事物的時候,這件事物所處的環境也會影響自己,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就像醫學生看人大半是不健康的,心理學學生看人大半心理有問題,婚慶工作者看到的都是結婚的,殯儀館工作者看到都是去世的,婦產科每天都看到新生的……


楊夢婷Ting


在我懷孕的時候,老公突然有一天對我說:我發現街上到處都是孕婦,以前怎麼沒發現這麼多孕婦。其實這就是“孕婦效應”也叫“視網膜效應”,即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

就像自己或者妻子懷孕了,就會發現街上多了很多孕婦;生了寶寶之後就會發現街上多了很多母嬰店;開著奔馳就會發現路上多了很多奔馳。

簡單地說,當我們擁有一件東西或者某一特徵的時候,我們就會比平常人,或者過去的我們更加註意和我們有同一特徵的人或者事物。

很多時候,,也不一定是我們已經擁有了這樣東西。前幾天一個表妹打電話向我抱怨:街上到處都是關於流產的小廣告,我很驚訝回答:不會呀,最近在搞文明城市,怎麼會允許小廣告到處亂貼。可是她還是明明白白地說出了今天都在哪裡看到了這樣的小廣告。

後來我就明白了,表妹結婚5年了,還沒有孩子。小兩口嘗試過很多辦法,也看過醫生,甚至算過命,但是依舊沒有回應。所以她會特別在意關於流產、孩子等消息。

我對她說:放寬心,緣分到了自然就有了。但是我知道這句話其實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她的壓力不僅來源於自己,還來源於家人。

其實,這樣的小廣告真的不多,但是因為是自己內心所渴望的,是自己潛意識裡面想要的,所以自然而然地會關注這方面的消息。

但是過度的關注有時候也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老公在我背後看:他突然說他曾經有一段時間,在街上到處都能看見“服務者”小姐姐的廣告,快來告訴我,這個事情怎麼處理,著急,在線等!


嘀嗒簡柒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身在其事,謀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