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接下来应该如何发展?感觉复工遥遥无期?

张牧之2020


两个问题都很严肃,也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略有思考,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第一个问题:培训机构接下来应该如何发展?

①行业发展三大趋势:(趋势一)连锁机构进一步规模化、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简单说大公司会越来越大,不仅是规模,产品项目也会越来越多;(趋势二)互联网授课或体验成为蓝海,成为教培行业重要的增长点,简单的说,任何机构都要此项目,没有此项目将越做越小,迟早被市场淘汰;(趋势三)大型机构或公校将出走大量优秀且具有个性的老师,不久的将来自己去做自媒体课程,集群个性化时代正式来临,名师将打破地域限制,直接圈粉,单人能效将秒杀中小型机构。

②第一点是大型机构要思考的事,对于大部分中小机构怎么发展呢?首先我们要梳理一下,限制中小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缺老师、招生难、课程效果难持续,往往教学地点还相对偏僻,按我们的说法,人财物样样有,样样不够专业,领导自己往往还都不认可团队,自己内心好像有方向,有想法,就觉得团队执行起来太差,反映太慢,究其原因,是领导或老板想要的不明确或太追求完美,所以第一步,得老板领导自己想想,自己的机构如果分三步走,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怎么走,用多久的时间;

③个人建议的三步走:教培无非:教学与服务(弥补教学不足或流程家长觉得有分工,专业),重点是什么,自然是本质:教学质量,要给家长成绩单的。所以第一步:先锁定核心课程或产品,短期用3个月去磨去提炼校区周边有竞争力的课程体系,最好锁定一个单品或者某个年级。第二步:中期至少用半年的时间,以具体课程去打磨具体的教学团队,从课程设计,课前准备,课堂流程、课程跟踪,相关绩效,事无巨细,标准化去固化,从而做到表里如一的专业,同时弱化老师,毕竟有能力的老师,不会长久与你相伴,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这是行业规律。第三步:预计用一年的时间做到区域有影响力有口碑,要注意避其锋芒,选好学科,定好班型(重难点),产品定价方面,我个人认为要高于周边,但需要将溢价部分适当给予前端销售或管理者,打折让价不如给员工加福利,这样才有动力,才会有真正的狼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才会吸引人与财,真正做到小而美,喜滋滋做有利润的机构。

第二个问题:何时复工?

①停工不停产,小公司从未停工,都在抓紧培训,研究产品。

②何时复工,我们无法改变,主要要考虑的如何稳定团队,留住核心人员,不能伤害人心,也不能过分让渡公司利益。

③除了北京、上海、广东这三个地区,其他地区按目前情况(4月11日),估计在5月6日左右,有的地方可能最早也就到4月20日左右。






一闻一斋


我也是培训机构的一份子,培训机构接下来应该如何发展?感觉复工遥遥无期?这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这次疫情让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仿佛世界都按下了暂停键,如今,随着国内疫情渐渐转好,很多行业也慢慢进入复工状态,但是,培训机构复工肯定是最后一批了。看着各行各业都在忙碌着,作为教育人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啊。

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也相继开学了,但是真正能够步入正轨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来说,要想开课,还要在学校正常以后了。已经四个月没开工了,难道复工真的遥遥无期吗?现在各个学校各个年级都在做开学预演,我想培训机构复工应该不远了。

那现在培训机构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我想应该紧跟学校的节奏,做机构的全面消毒,人员开学模拟演练,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谁都说不准到底什么时候学校能够开学,机构能够开课。但是,要做的准备不可少。

除了校区内的消毒,还要准备好日常防疫用品,酒精、消毒水、口罩等等。还要与家长和学校做好沟通,实现及时的交流,让各个学生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各位培训机构的同仁,接下来肯定是非常关键的时刻,这个阶段肯定很煎熬,我们需要随时做好准备,时刻准备着。








80后创业的故事


培训机构接下来如何发展?《论持久战》!

1、要清醒认识到一点:教育机构短期内难以复苏;

教育机构在很短时间内复苏是不太可能的了,尤其是在我们黑龙江。

认清这一点很重要,可以从人、财、物、店等多个方面盘点,做好“持久战”应对准备。

2、要保住你的主力部队(生源)和干事团队(教师);

虽然是在机构的蛰伏时期,但是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一刻也不能闲着,甚至要做的事情,要比开课的时候更多,因为开课的时候,你只要负责把课讲好,到号就收费就完了。但是,现在这个时期,你却要操更多的心,要把自己的主力部队(生源)“稳定”住,可以开网课,留作业,在线上为你的学生们做的更多;同时要留住你的干事团队(教师),多关心关怀他们,多给她们解决生活困难,让她们坚定与机构共同进退的决心。

3、做好今年不赚钱的心理准备;

我看到一些业内人士说,取消春季班,开通暑假班,其实,我觉得这种想法及补救措施,都太乐观了。

眼看夏天就要到了,并未见到疫情完全消退的意思,有些地方还出现反弹了。所以,我认为机构运营人应该做好,一年不赚钱的心理准备,并且要在内心深处多问问自己:如果一年不赚钱,我还能不能干?如果干的话,怎么往下干?

其实,只要教育机构品牌屹立不倒,就算是今年不赚钱,挺到明年再赚钱,也算是成功复活了,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