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豔《一紙情深》研討會在遼寧大學召開

3月17日上午,劉文豔散文集《一紙情深》作品研討會,在遼寧大學故鄉書園召開。會議由遼寧大學文學院、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遼寧文學院、遼寧省美學學會聯合主辦。遼寧大學博士生導師、省美學學會名譽會長王向鋒教授主持研討會。省內學者、作家、評論家王充閭、高鵬、陳巨昌、張鳳羽、楊路平、庚鍾銀、吳玉傑、賴炳文、初國卿、劉玉慧、陳婷婷、梁海燕、李華慧、劉萱、張立軍、李霞、軒小揚、李帥、張學亞、君悅等共30多人出席會議併發言。林聲、彭定安、馬琳、陳玉民、鄭海濤提交了書面發言。遼寧大學文學院成立以來,為一位作家的一部作品召開研討會尚屬首次。

《一紙情深》是劉文豔近些年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香港大公報》《中國青年報》等報刊雜誌發表過的二十四篇散文合集,也是遼寧省委宣傳部文藝精品創作扶持項目。這部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現在已經第二次印刷。

會議對《一紙情深》從思想內涵、價值取向、題材選擇、藝術結構、語言風格等多方面進行了研討。對作者始終堅守著把人民作為文學表達主體的信念,按照“自覺做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方向,在認識社會,追蹤時代,反映現實方面,盡展其長,取得可喜成果等方面給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認為:為了實現紀實散文要“事信言”文的要求,劉文豔首先在調查採訪上下功夫,全面的瞭解人物事件的整個情況,充分的把握形象細節,然後進行細緻的構思,剪裁,選擇和提煉,動筆之時,心中始終繫懷著形象性與情感性,前者是外在的訴諸視覺,後者是內在的訴諸心靈,以文學的筆法寫真實的事件,真實性是它的靈魂,文學性是它的資質風度,共同構成作品的魅力與感召力。反映在作品中也構成了一種文體的張力。

《一紙情深》是一部植根沃土,紮根人民的作品。作家把創作的熱情和視點始終放在對最平凡最普通人物的關切中,用真情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真實樸素感人的故事,關注普通人及普通人的命運,珍視普通人的樸素感情,謳歌普通人的高尚品格和境界,發現挖掘普通人身上蘊藏的真善美,折射出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精神力量。作者將“文以載道”之美,在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敘述中顯現。書內文章真情灼灼,是作者“捧出鮮活的心”的文字,作品情感細膩,直抵心靈。無論是寫親情,友情,鄉情,還是寫生活中普通平凡的人,都浸潤著作家濃郁深厚豐沛的情感,作家的創作總是以愛與真情為底色,感懷於心,動之以情,因而每一篇作品都真情灌注,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整部作品貫穿一個“情”字,情透紙背、生動活潑,質樸純真,清新自然,呈現出“大巧若拙”的自然美。

劉文豔曾任遼寧省作家協會主席。她出生於遼寧省北票縣,曾先後就職於縣、市、省委宣傳、組織部門。曾任瀋陽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香港大公報高級記者、記者站長,遼寧省文化廳副廳長,遼寧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黨組書記。劉文豔從十八歲開始發表詩歌、散文等文藝作品,多年來筆耕不輟,先後在全國以及海內外的報刊雜誌發表多篇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文學評論等文藝作品。先後創作出版文學傳記《尹湛納希傳》《春風秋雨--劉文豔報告文學集》紀實散文集《愛的訴說》等多部文學著作,先後獲得了全國冰心散文獎、遼寧文學獎等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