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莫打三春鳥

勸君莫打三春鳥

五臺山寺院有一副對聯“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其意思是勸解人們不要殺生。可是世上總有人為了貪口腹之慾而濫殺無辜。象牙是飾品市場的寵兒,有人便偷獵導致大象數量驟減;狐狸腋下的皮毛珍貴,有人便捕殺大量狐狸只為了得到一件皮衣;鯊魚鰭是高級餐廳裡的美味,有人便大肆捕殺鯊魚。其種種行為不但導致有些生物滅絕,更可怕的是破壞了生態平衡。所以,佛家提倡戒殺生,並以因果報應之說警示世人。

有人會說既然殺生要下地獄的話,那麼屠夫、獵戶、漁民以及豢養牲畜者豈不是都要受到報應?如果不能殺生的話,世間還要那麼多軍隊、警察、監獄做什麼?豈不是那些人都要受輪迴之苦?

非也!佛家所說的殺生是那些心有貪念者。比如,那些為了滿足一碗魚翅的口腹之慾而專門捕殺鯊魚,有人為了佩戴一串象牙項鍊的虛榮之心而獵殺大象。這些人是要遭受報應的。而那些屠夫、獵戶、漁民、警察、軍隊,他們有些是為了社會的需要而從事的職業,而有些是為了維護正義。沒有了屠夫、獵戶、漁民的生產供給,就不會有正常的商品市場;沒有軍隊、警察的存在,就不會有和平和諧的社會。

可是有人如果斤斤計較屠夫、漁民在宰殺牛羊魚蝦的時候心裡面有沒有貪念的問題的話,我會反問當你們吃水果蔬菜的時候有沒有覺得殘忍?因為現在的科學已經證實了樹木、花草也有感覺。無需太深究這個問題,只要人人心中沒有貪念,那麼世上也就不會有太多苦難。

話說古時候福建某個大戶人家的夫人喜歡吃貓。抓了貓以後先不急著殺,而是把貓放進一個盛滿石灰的罐子裡,然後用滾水灌進去。貓在裡面身上的毛髮都會被石灰腐蝕,所有的血都會迴流到肉裡。這樣的貓肉潔白光亮如玉,有人說其味道勝過童子雞。於是,她便讓家人到處捕貓,供她食用。等到她死的時候,全身猶如在滾燙的油鍋中一般,發出的身影也像貓叫。

還有一人喜歡把一些貓狗的腿給弄折,喜歡看它們跳來跳去的樣子,他家附近的貓狗都被他給弄的瘸腿了。後來,他生下的子女腿沒有一個是正常的。

駱河說,自古天子無故不殺牛,士大夫無故不殺羊,老百姓無故不殺豬狗,這是禮制。除了祭祀和招待賓客以外,是萬萬不可以殺生的。可是現在有人卻為了一口肉,一碗湯不惜殺許多生命。更有人平日裡對佛很是恭敬,每逢佛教的一些節日他都會沐浴齋戒,而且帶著豐厚的禮品去寺廟燒香拜佛。可是,除此之外,每頓飯大魚大肉,廚房裡宰殺烹煮的滿滿當當的,可謂是無肉不歡。難道他齋戒的時候佛就歡喜,而平日裡佛就不聞不問嗎?希望殺生者有所警醒!少點貪慾則世間多點生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