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婆婆在城鎮樓頂養雞種菜,自給自足,一整年都不用買菜!

這幾年城鎮化發展速度非常快,很多人都搬離農村,到鎮上或者城裡生活。對於長期生活在農村裡的人來說,他們與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早已經習慣了農耕的生活,種地耕田,養雞養鴨,每天都有幹不完的農活。

農村婆婆在城鎮樓頂養雞種菜,自給自足,一整年都不用買菜!

來到城鎮後,沒有田地,也沒有農活要幹,每天都閒得慌,但有很多老人家就是閒不下來,總得要搞點什麼來消遣時間。

我婆婆就是這樣的人,公公在鎮上建了房子,一家人就從農村裡搬出來了。習慣了農村生活的婆婆是一刻也不閒著,鎮上沒有田沒有地,就自己擔泥土上樓頂建起了菜園,買的雞不好吃,就自己造了雞舍養起了雞。

農村婆婆在城鎮樓頂養雞種菜,自給自足,一整年都不用買菜!

她每天都會在菜園裡幹活,菜園裡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菜,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用來餵雞。有時候菜多得吃不完就送給別人,實在太多就拿來曬乾,反正不會浪費。

這麼多年來,我們家都沒有買過青菜,吃的全部都是婆婆的菜園子裡種出來的。她說,自己種的菜又好吃又健康,給肉都不換!

農村婆婆在城鎮樓頂養雞種菜,自給自足,一整年都不用買菜!

樓頂還養著十幾只雞,為了我們過年過節有靚雞吃,婆婆養的雞可是下了血本。每天都要煮粥,拌的是玉米和米糠,一天也沒有餓著。

農村婆婆在城鎮樓頂養雞種菜,自給自足,一整年都不用買菜!

每次回家,婆婆都會做很多好吃的,我最喜歡就是她做得黃餈,裡面包著筍乾炒肉的餡,一口下去,鮮香又彈牙,沒有餡的挫成湯圓大小,拌著雞湯吃,真是好吃極了!

農村婆婆在城鎮樓頂養雞種菜,自給自足,一整年都不用買菜!

我還特意求教過她黃餈的做法,但做了好幾次都不理想。婆婆說,做黃餈,還真是要老一輩的人做出來的才好吃!老人家做了大半輩子,對於糯米粉和灰水的品質和比例都拿捏得很準,每一道工序都已經心中有數、技術爐火純青,做出來的餈當然好吃!

農村婆婆在城鎮樓頂養雞種菜,自給自足,一整年都不用買菜!

種菜、養雞、做餈粑……這些活在我的心目中一直就是媽媽的專屬。只有媽媽養出來的雞,做出來的餈粑是最好吃的,也許這就是媽媽的味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