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養殖業、種植業是千百年來的傳統產業,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如何激發傳統產業潛能,為脫貧攻堅、農民增收發揮作用,是各地都在不斷探索的重要命題。崇信縣利用廢棄窯洞養牛、發展高標準矮化密植蘋果示範園、整合資源發展鄉村旅遊,傳統產業煥發了新的活力。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錦屏鎮平頭溝村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化遺存眾多。利用這一資源優勢,當地謀劃打造了集古村落保護、窯洞養牛、農耕體驗、鄉村記憶於一體的農旅綜合體。

經過認真測算,新建一座3至5頭規模的牛舍需4萬元左右,而改造窯洞僅需1萬元。為此,根據縣上出臺的獎補政策,平頭溝村對有改造條件和恢復利用價值的230孔窯洞因陋就簡,把舊窯洞改成了新牛舍。

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採取龍頭企業加入、合作社組織、吸引大戶、帶動貧困戶的形式和企投戶繁、戶養企銷機制,由合作社為社員統一提供產前、產中、產後、防疫等全流程服務,帶動養殖紅牛780頭,其中企業養牛100頭,大戶養殖300頭,農戶和貧困戶養殖380頭。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4月15日,記者在平頭溝村看到,窯洞外用木欄杆圍起了一個寬敞的活動場地,內有牛體刷、遮雨篷、恆溫飲水池等。窯洞內平整乾爽,糞便很少,基本無尿液。據錦屏鎮鎮長張雲剛介紹,這裡每天定時清理糞便,由於窯洞門是敞開的,所以牛很多時候在外面活動,糞便大部分也排到了外面。

立足古蹟遺存優勢,因地制宜,當地把舊村落建成新景點,按照省上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同步規劃了農耕部落旅遊景點,通過一個時期的建設,這裡已成為當地群眾旅遊休閒地,城市居民農事體驗地,周邊遊客網紅打卡地。

通過發展窯洞養牛,將傳統古村落的古氣與現代養牛業的朝氣有效融合,將窯洞文化散發的老氣與紅牛文化煥發的生氣有效融合,將養殖產業的經濟屬性與文旅產業的人文屬性有效融合。平頭溝村通過大力實施窯洞養牛,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發展的路子,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萬元。

4月15日,記者隨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採訪團來到柏樹鎮,進入崇信縣汭越公司萬畝高標準矮化密植蘋果示範園時,數十名工人正在果園內疏花。這個蘋果示範園是陝西海升集團實施的現代蘋果種植示範項目,計劃利用3年時間在縣北部塬區建設高標準矮化密植蘋果園1萬畝,配套建設3萬噸冷庫1座,分揀能力20噸/小時的分選線1條。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02億元,建成果園5668畝,其中一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建設1668畝;二期工程投資7200萬元,在柏樹鎮三星、黨窪、柏樹村建設矮化密植蘋果園3600畝、新優品種矮化密植櫻桃示範基地1處400畝,修建蓄水池3座4000立方米,購置自動化滴灌控制系統3套,安裝格架立柱7萬根,完成全部建園工作;三期工程計劃今年秋季新建矮化密植園6000畝。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據介紹,項目採用國際先進的自根砧矮化密植蘋果園栽培技術,節省勞動力50%、節省肥料70%、節省水80%、節省農藥90%,產量高、效益高、土地利用率高,結果早、收益早,定植當年開花,次年結果,三年豐產,五年平均畝產達到5噸以上。

按照“國有公司+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引導柏樹鎮三星村、柏樹村、黨窪村723戶群眾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汭越公司,每年獲得土地收益236萬元。引導全縣890戶群眾依託67個果產業合作社向農投公司入股500萬元,佔有果園20%的股權,採取保底+收益分紅方式長期分紅。同時吸納附近村社100多名群眾長期在果園務工,其中貧困戶20多人,人均年增收1.2萬元以上。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隨著疫情緩解,天氣轉暖,到新窯鎮西劉村休閒娛樂的人越來越多,這裡有山有水、有餐飲娛樂場所,已成為當地一個重要的鄉村旅遊景點。西劉村引進的綠源美生態有限責任公司,整合優化資源、資產、勞動力等可以折股量化的生產要素,部署開展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通過開展經營活動,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3.3萬元,帶動農民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6530元。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來源:平涼日報/胥富春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審核:雷勇 李一寧 楊濤

編輯:鄧博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信: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