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一线品牌加入砍单流 手机供应链行业受冲击

目前,疫情影响对手机产业的冲击已经远远超过预期,近期,例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产一线的手机品牌将在6月份进行集体砍单,而苹果早在二月份就进行了砍单,三星也在5月份单月砍单将超30%。

原本预计国内疫情结束后市场会有所回升,不料海外疫情加剧,导致海外市场情况很不乐观,尤其是欧洲和印度市场,将对整个手机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于国产手机品牌而言,小米和华为在海外市场销量占比都比较大,其中小米更是达到了60%,而华为也达到了40%,OPPO与vivo两者也有30%左右。而国内手机市场Q1出货量直接暴跌36%,尤其欧洲和印度成重灾区

目前全球一线手机品牌均将进入砍单潮流,其中三星5月份砍单量达到了30%-50%,苹果同样砍单超过了25%,而到了6月份,国产手机品牌也已表示跟进,其中OPPO和vivo砍单达到了30%-40%。

这种情况下,也将导致供应链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已经开始恢复产能的企业。由于第一季度的订单不少是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确定,但市场需求疲软,致使供应链厂商存在很多库存。

从手机概念股来看,例如作为A股重要的国产手机代工厂的光弘科技(300735)与卓翼科技(002369),第一季度的净利润陷入大幅度的下降,前者2019年为华为代工手机出货量超过了5000万部,后者也是小米的重点代工厂。

然而,这两家公司在今年净利润第一季度却出现了严重下降,前者下降了70%,后者更是直接陷入亏损。

不过也有手机概念股相关板块的部分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大幅暴增,如蓝思科技(300433)、立讯精密(002475)、欧菲光(002456)、鹏鼎控股(002938)等一季度净利润都出现大幅度增长。

据了解,相关原因是因为相关客户订单其实早在2019年第四季度就下单,另一方面也在于2019年第一季度相对而言,整个手机市场处于低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