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符合条件中医诊所将优先纳入医保

来源 |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到2022年,100%的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设有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规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


4月12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获悉,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郑州市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三年规划(2020—2022年)及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推进基层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规范中医综合服务区


《方案》明确,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以服务网络和队伍建设为重点,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切实推进基层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 到2022年,
    100%的县级中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
  • 50%的县级中医院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要求水平;
  • 100%的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设有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力争30%达到全国综合(专科)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标准;
  • 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规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


《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河南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县域服务质量、学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满足县域内人民群众对专科内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就医需求。


2、鼓励离退休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医保


《方案》要求,强化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举办县级中医类医院的主体责任,2022年,每个县级区域内须设置1个符合要求的公立县级中医院;


100%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按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标准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面,《方案》明确,实施“示范中医馆”建设项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


到2022年,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达到《河南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基本标准》,建成一批“示范中医馆”。


在社会办医方面,

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优化审批流程,实施“一网受理”“一站式”办结。


允许并鼓励离退休名老中医在公立医院注册执业的同时,开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诊所,符合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范围。


郑州:符合条件中医诊所将优先纳入医保


3、加强中药质量管理 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


《方案》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孕产妇、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到2022年,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65%、75%


在质量管理上,进一步加强中医药规范管理。依托郑州市医疗机构中药专业质控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进行管理,保证中药饮片和煎煮中药的质量;持续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


《方案》同时提出, 依托郑州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采用“师带徒”形式,对在职在岗基层中医药人员、全科医生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升中医药非药物疗法水平。


郑州:符合条件中医诊所将优先纳入医保


到2022年, 累计培训1000名基层医生。将中医药知识作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的必须内容。


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以推动郑州市医养结合试点工作为契机,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老年病、慢性病为重点,提供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健康宣教等中医药服务。


本文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宋迎迎,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