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相声为什么这么火?

十三happy


我也来回答一下,河北人,从小接触的曲艺种类也不算少,可能不如北京天津等地的观众更了解,但也有一些想法,德云社的成功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扎实的基本功。这一点是最为重要,万事万物都需要基础,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如何建设?以郭德纲为首的德云社首先在对于相声本身的研究上就下足了功夫,无论是早期还是现在的台柱子对于相声本身的功底都很不错。

2.与时俱进的理念。建国后,以侯宝林、刘宝瑞等大师为代表的老一辈相声艺人积极通过各种新兴渠道宣传、推广相声,使得相声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小高潮,随着老一辈相声艺人的仙逝,相声进入了低估,德云社的出现在原有的传统相声基础上不断改进,印象最深的是郭德纲的《夜行记》,侯宝林大师骑得是自行车,侯耀文先生骑得是摩托,郭德纲开的是汽车,这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

3.不间断的话题热度。自从德云社创立以来,关于其的话题从未间断,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虽然大多是负面),都从无形中提高了德云社的关注度和知名度。

4.优秀的商业运作模式。郭德纲先生除了是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还是一个优秀的商人,近年来德云社商业化进程堪称经典,无论是商演还是周边产品的开发都无形中获取着利益和影响力。在德云社成立前后也有不少相声团体,但现在大多销声匿迹,当然其中不乏很多创始人自身问题导致的,但商业运作模式的问题也很关键。

总而言之,德云社以基本功为基础,专注相声本身,不断翻新着包袱笑料,稳步进行分社布局,不断培养和推出新人等等这些都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保持的极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一个郝仁


每一种文化的背后都离不开人类的努力,正所谓根基深厚,树木才能枝繁叶茂。德云社在众多相声社中脱颖而出,其一是因为德云社每位成员都注重自身的基本功,相声讲究的说学逗唱,样样精通,而如今这个急于求成的时代,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陶冶身心,苦练基础?不得不说在德云社里的成员中单拎出来一个看他基本功都让人佩服。其二是德云社抓住相声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懂得适时适当的创新,懂得在创新的同时也不忘初心,某些相声社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懂得变通,不是很好的让当今年轻人去接受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所以听相声的越来越少。而又有一些人创新过头,让相声这门艺术变得俗不可耐,以至于很多观众厌弃。其三是德云社传递出许多正能量,仁义礼智信,乃至孝道,例如岳云鹏就是一个励志的表率,在相声中总是说自己的遭遇,当初只是一个服务员,是自己的师傅给了自己机遇,并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知遇之恩,虽然在台上有诸多调侃,但咱们都知道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岳云鹏在台下非常尊敬师父郭德纲,岳云鹏刚开始在德云社并不出色,通过自己的努力大红大紫,也是在向观众传达:无论你出身如何,境遇如何,只要你踏踏实实付诸努力,都能尽可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其四就是德云社赋予成员不同的表演形式,帅气的,耍贱的等等,迎合观众的口味把观众逗笑,能把笑点达到极致,做喜剧不容易,做相声更不容易。


我是太阳花


现在我们一提到相声,自然就会想起德云社。德云社绝对是现阶段中国相声的主导力量。德云社之所以这么火,我觉得有下面几个原因:

1、确实好笑。相声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快乐,这是它的本质,而不是说教。这一点德云社做到了,郭德纲也曾经反复在他的相声作品里提到过。德云社之前,相声没落的那段时间,就是因为太注重于说教。而相声这种形式并不适合说教,最终搞得不伦不类,倒了观众的胃口。德云社把相声又扶上了正轨,给相声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包袱新颖,有创意。一直记得几年前,和同事出差时。晚上同事听德云社的相声,笑得在床上打滚。那段相声他有80%的时间在大笑。我当时很好奇,也听了一段。果然是笑果十足。相声的包袱段子很重要,德云社很善于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段子,然后进行加工夸大,制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让人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的相声还会和当时的社会热点结合起来,给观众很强的代入感。

3、表演技巧。德云社的相声不说教,他们的风格也秉持了这一点,完全没有说教的口吻。而且很难得的是,他们的相声没有浓重的表演痕迹,将逗乐的段子娓娓道来,就像是在诉说家长里短,又像是熟人间的侃侃而谈,这种风格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更是出了郭德纲、于谦、岳云鹏等有鲜明特色的相声领军人物,甚至被观众当成了偶像。

4、与观众互动性强。一个娱乐项目,倘若现场的观众能参与其中,会大大激起观众热情,点燃现场的气氛。在短视频的App上,经常看到观众与德云社演员互动的例子,而这些互动,又会被演员们抓住时机,融入到表演中,制造出新的包袱段子,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搞笑效果。

5、另外,德云社的火跟他们的善于市场运作也是分不开的,好的内容加上好的传播,想不火都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