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殺-你的小時候也這樣

馬上快過年了,作為在外打工的我,只有買不到回家的車票時,才能感覺到原來快過年了。也不知道是現在社會的五色斑斕沖淡了“土色土香”的年味,還是自己年齡的逐漸增大,對年味已經沒有了兒時的嗅覺。總之,充滿誘惑、香甜的年味存在於歡脫、快樂的小時候。

回憶殺-你的小時候也這樣


那時候的年可來得真早啊,並不是真正時間上來的早,而是我們定義為只要放了寒假,小夥伴們就認為年已經來到了。那時候的想法真單純,能盡情地玩、能有幾元零花錢、能吃好吃的(最重要的是能喝到飲料)、買身新衣服,感覺就非常滿足,幸福的不得了。

回憶殺-你的小時候也這樣


那時農村裡的買賣環境並不像現在這麼方便。整個過年需要的吃食,基本上都是自己製作,除了有些肉類需要購買。在準備吃食的時候,村裡面還多少保留了點“吃大鍋飯”的意思。我們那邊一般臘月22或者23開始炸麻花、炸雞蛋傘、炸裹箭(現在也不知道正確的名字)、炸糖面蛋蛋等。你家裡今天準備,鄰里鄰居都來幫你家,明天他家準備都去幫他家,一屋子人邊幹事情,別拉家常、別搞笑,好不熱鬧。這也是我們小孩兒最喜歡的,不僅能吃到自己家的東西,還能吃遍鄰居家裡的味道。尤其是一些平時吃不到的東西(魚肉、蝦片等),再買上兩瓶高橙,嘖嘖嘖,年味都在味蕾裡了。

回憶殺-你的小時候也這樣


“引喜神”這個習俗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但在我們那邊這是人口由村裡向野外的一次臨時大遷移。我的記憶中應該是從大年初二一直能夠持續到大年初五。大年初二早上喝一碗黑糖水(據說,喝完這碗糖水,保證你一年不會肚疼),兜裡面裝點糖,裝點二踢腳和小鞭炮,邊叫上小夥伴出發了。這個可不是隨便瞎走,初一到初五有不同的方位。反正我們就跟著人群走,那場面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外帶一個塵土飛揚。到了大概的目的地,扔幾塊糖,放幾個炮,今年的喜神就常駐你家裡了。我們才不關心那些呢,我們只是給在野外撒歡找一個合理的理由。

回憶殺-你的小時候也這樣


對於我們吸引力最大的還是過年能夠玩炮了,不管你喜不喜歡,過年買炮是必不可少的。大人買上幾十個二踢腳、十來板小鞭炮、七八根閃光彈等,當然,過年掙到了點壓歲錢,必須得買點自己喜愛的品種。那時候最喜歡玩小鞭炮和擦炮、轉轉炮。小鞭炮捨不得整個一板都放完,把他順著捻子一個一個都拆下來,每次出去玩拿上幾十個,能夠玩一天了。玩的場所和方式也沒有侷限性,野地裡、廢氣的屋裡、結了冰的河面上、甚至是茅坑,當炮把糞便炸飛的一瞬間,有的喜笑顏開,有的驚慌失措,大概回家這頓打肯定是少不了了。重頭戲是正月十六晚上村裡的焰火表演。有“杆火”、“背架”、“樹火”、“箭火”等,燦爛奪目,把年味推向了高潮。當壓軸的“杆火”頂部有個類似於撥浪鼓的東西轉動甩出煙花時,我心裡高昂的情緒也好像被甩出去一樣,年馬上就結束了。

回憶殺-你的小時候也這樣


當然,收壓歲錢的時候也很高興,但是相對於當時來說,壓歲錢的意義遠沒有吃喝玩來得痛快、來的純粹。現在有時候在想,那時候的純真去哪裡了?那時候的年味去哪裡了?也許再也回不來了。

回憶殺-你的小時候也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