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接英國留學生而不接德國留學生呢?公派留學生接不接?

用戶2223368153297


為什麼先接英國留學生,而不接德國留學生?大概有這麼幾點緣由。

1、166名家長寫了聯名信,請求國家出面協調包機

166名在英國留學生家長寫了聯名信,其題為《關於滯留在英國的未成年中國小留學生開展領事保護的申請》,請求國家出面協調包機接回在英國的小留學生。

畢竟,有要求有呼聲才更容易被聽到。

和俗話說的道理一樣,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2、在英小留學生都是未成年,缺乏獨立生活能力,十分危險

這次接回的英國留學生是小留學生,都是十歲到十七歲之間的未成年人。他們獨自在英國生活,沒有家長的陪伴,缺乏獨立生活能力。並且,自3月20日開始整個英國都停課了,宿舍也被關閉,小留學生所寄宿家庭自顧不暇,所以他們的處境很危險。

核心詞,未成年和獨自生活。

3、接不接其他留學生?

至於接不接其他的留學生,得看他國疫情發展,以及其他留學生有沒有回國訴求。

有回國訴求的話,國家肯定會綜合考量,然後做出決策。

至於公派留學生,這和自費留學生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留學目的可能更為純粹一些,大多數是要回國報效祖國的,這一部分留學生個人認為肯定要接的。


我是專注教育的 ,如果你想了解教育,歡迎關注我,期待與你的交流。


吳是夜


最近很多名人都呼籲把留學生接回到國內,包括央視新聞評論員白巖松、歐陽夏丹,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著名導演陸川,都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希望國家能夠把留學生接回來。

就前兩天國家派飛機,把英國的未成年人小學生接回到國內,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人都質疑同樣是留學生,為什麼,只把英國的留學生接回來?那麼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應該怎麼辦?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這次是拉開接回留學生的一個序幕

這次把英國的小留學生接回來,只是一個序幕而已,接下來我們國家可能把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接回來,因為根據我們國家的教育部的統計,在外國留學的大概有160多萬人,而現在為止大概有142萬人還在國外,所以當這些人有安全需求的時候,國家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而且首先把英國的這些未成年人留學生接回來也是體現國家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因為這些人的父母憐憫上書,希望政府能夠把孩子們接回來,而且現在英國的一型防空形勢並不是很樂觀,他們作為未成年人並不具備科學的防護疫情的能力,而且英國的監護人可能自顧不暇,這樣來看孩子們其實是很危險的。

把這些小零食上接回來,並不會對國家產生實質性的傷害,因為我們國家現在對於輸入性病例的控制是特別嚴格的,凡是回來的人員必須接受核酸檢測和強制隔離。

二、中國的留學生比較有素質,不願意聚集,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強

對於很多的留學生而言,尤其是我們國家培養出來的優秀的公派留學生,他們自身的素質是非常好的,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學防護的意識,在這種情況下暫時他們的安全不會受到威脅而且他們所在的國家也在積極的防護疫情。

同時我們國家的各個駐外國大使館也在積極的幫助留學生處理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難題,國家給這些留學生髮放了很多健康的禮包,同時帶去了很多科學防護的知識,相信這些都能夠幫助留學生克服國外的困難。

在這裡我們還要強調以下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區別,西方人喜歡聚集在一起,開趴踢,玩派對,而對於很多我們國家的留學生而言,他們相對比較靦腆,而且對於學習的追求,也促使他們不願意和其他人一起參加那樣的活動自然而然減少了很多感染的風險。

最後我想說:

現在紐約的家長已經行動起來,希望國家能夠派飛機把紐約的孩子也接回來,相信會有更多的留學生家長這樣的舉動,當然我們也能夠理解,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被國家接回來,這裡有包括公派留學生。

但是像恨國女許可馨這樣的留學生就不要往回接了。


宇宙最好老師


接英國小留學生的做法,在我看來有幾個疑問:

第一、事件起因是166名家長聯名請求接回。須知英國小留學生1.5萬,如果按每家1個孩子,只有1%的家庭提出要求;就算按每家兩個,也不到5%的家庭。我很關心剩下的95%的家庭在幹嘛呢?是壓根不想孩子回國?還是這166名家長劫持了所有人的民意?抑或是隻要一個團體只要超過5%的人提出訴求,國家就要響應?

第二、是否存在資源分配不公?須知當前疫情情況嚴峻,每天疫情走向都難以把控,一架飛機平均搭載200人,那1.5萬小留學生誰先誰後的安排是由誰來決定?誰有這個權力決定這個孩子坐第一班機,而另一個孩子只能坐最後一班?

第三、較為神奇的是,除了英國,我們幾乎看不到美、法、德、意、澳的小留學生消息。是這些國家壓根就沒有小留學生?是這些家長只會把孩子送到英國?如果有小留學生國家又會做何安排?

當然還有更多的問題,值得細細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