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農村裡有人開始屯糧食,城裡人要不要也屯一些?

涼風影視


囤?

囤大米,再過幾天就是夏天了,大米愛生蟲子,過夏就不好吃的,囤大米不如囤水稻,可我沒有加工機器呀!算啦,水稻農村都開續苗了。

囤白麵,再過數月就雨季了,面是會發黴變質的,囤面不如囤小麥,又是一個問題,上哪兒加工去!算啦,地裡的小麥都反青了。

還是省省精力吧!國儲糧食因為儲備時間過長,八百多萬噸都拍賣給工業用途了。國家的高效農業生產和國家儲備糧是能夠保證我們的胃的。


用戶開心果子


聽說農村裡有人開始屯糧食,城裡人要不要也屯一些?

現在的有些人聽風就是雨,從以前的“搶鹽”,到今年的“搶藥”,又到現在的“屯糧”,從歷史記錄來看,每一次的搶購潮基本都是杞人憂天、自尋煩惱。因此,個人認為城裡人根本沒必要屯糧,糧食存的多了不但佔地方,而且還容易生蟲子。至於農村人,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本身就自己種糧食,人家賣不賣是人家的自由,就算屯糧也不關別人的事。再者農村地方大,糧食比較好保存,像我家的小麥,只要儲存方法得當,隨便存放個三、五年沒有任何問題。還有就是農村的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飽嘗了以前缺吃少穿的苦,已經在心裡頭種下了嚴重陰影,他們在這個特殊時期選擇屯糧食也是情有可原。



這次有些人開始屯糧的根本原因還是這個新冠肺炎疫情給鬧的。目前我國的肺炎疫情已經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國外的疫情卻又開始迅速蔓延,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內的一部分人就認為未來可能會出現糧食供應緊張,引發高糧價,從而開啟了屯糧之路。而國人又喜好跟風,看著有的人開始往家裡大量屯糧,他們內心就會產生各種莫名其妙的恐慌,緊接著跟風加入了屯糧隊伍。


其實關於這點,我認為大家大可不必擔心。相關部門早已發聲,國內的糧食足夠國人好幾年的供需(具體數字我忘了,大家可以上網去查查)。疫情遲早有結束的一天,國內的農業基本恢復正常,這就保證了糧食的正常供應。有些農村老人屯糧只是為了圖個心安,根本沒有實際意義,城裡人沒必要跟著做。

我們這邊的農村,到目前為止也沒聽說過哪家有專門屯糧的現象,都是買賣自由(個別上了年紀的老人除外)。城裡的米麵價格照舊,並無上漲跡象,所以我最終的觀點還是城裡人無需屯糧(圖片來自網絡侵權速刪)。


西北郭郭


現在我就在農村,而且去年秋收的時候我也在家,現在我就說說,我家去年的收成,和現在的存糧量。在來談談要不要屯糧吧,如果說的不對,農村去年種過地的朋友可以指出來,專家和沒種過地的朋友就不用留言了,免得誤導各位網友。

我家去年種植2畝水稻,而且就只種植了一季。畝產千金多一點點,2畝多點地,大概有2000斤糧食,具體精確到多了,朋友們就不用太計較了。反正影響不大。我家是四口之家,3個打擾一個小孩。按照我家消耗糧食的標準,2000斤糧食可以支撐我們20個月的糧食,不過我家每年過來秋收後就會養幾十只雞和幾十只鴨子做過年的吃食。如果不算雞鴨的消耗,每年有數百斤的餘糧,就算是養了雞鴨也有餘糧。

說實話,作為一個農民我不知道,現在怎麼有這麼多人說要屯糧食,也不理解你們的心情。我還看到好多人說糧食漲價對農民有沒有好處,我可以確切的說,最不想糧食漲價的應該是我們這些農民,當然這裡面沒有包括那些種糧大戶。有些人可能理解了,沒什麼農民反而不希望糧食漲價。這裡面有幾個原因。

第一,糧食就是漲價對於大部分農民來說意義不大,比如我家就2畝水稻,糧食長價幾乎沒多大意義,如果不是自家要吃飯,可能一季水稻也不會種,這應該是很多人民朋友的心聲。第二,好多農民朋友都出去打工了,現在的糧食價格來算的話,其實一個月糧食發費應該就100來塊錢。絕大多數農民朋友都更希望發100來塊錢來買一個月糧食,也不會願意種地的。是吧,我想應該大部分農民朋友可能不希望糧食漲價。一旦糧食漲價代表生活成本又提高了。

以上是我,按照我家做的參考做出的觀點,如果有誤請多包涵,農村去年種過地的朋友可以提出反對意見。其他朋友意見就保留吧,畢竟我是以農村的標準說的。謝謝!這裡大概還剩下700斤糧食,頂樓還有糧倉,糧倉,農村朋友都知道的,農村家庭都要備用糧倉的。哪裡面有多少就不說了,反正夠一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