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推行分餐制的重要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固有的的生活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来势凶猛的疫情中,出现了不少因聚餐而引起的感染;防控疫情需避免“疫从口入”的号召已趋共识,分餐制跃升为网络讨论的热词,并且热度持续不减。

分餐制今后会被更多人选择,成为大众主流饮食习惯吗?全面推广分餐制要考虑哪些因素?让我们通过大数据来一探究竟。

话题热度之变:关注度跃升 信息量逾百万

根据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数据显示,在最近两个月来,关于分餐制话题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全国范围内信息量累计达到1039539条。其中,从话题趋势演变图看,3月14日达到舆论热度的首个峰值(30183条),这与北京、江苏泰州等地发布出台关于公筷使用的文件直接相关。

大数据告诉你推行分餐制的重要性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自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山东、湖南等多个省市明确倡议使用公筷公勺,部分地区还将公筷公勺使用情况列入优秀评选标准,促进餐饮服务单位推广使用。

各地的呼吁倡议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响应。多数网民对分餐制表示支持,有近40%的网友认同分餐制,超过50%的网友倾向于公筷公勺制,仅有一成左右的网友存在抵触心理。

对于以盘装菜为主的中餐而言,公筷公勺相对于分餐制更容易为人接受,网民对公筷公勺的认可度也更高。

大数据告诉你推行分餐制的重要性


回望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曾呼吁分餐制、使用公筷。但随着“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分餐制的话题由热变冷,渐渐退居幕后,直至时下才再次登场,回归社会公众视野。

大数据告诉你推行分餐制的重要性

一些机构调研显示,如今大多数消费者更倾向于分餐就餐,“公筷行动”受到青睐,分餐制已经不仅仅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具备实行的意义。

分餐不仅能避免疾病通过餐具传播,还可根据个人需求合理搭配,按需供餐,减少浪费。推广分餐制不仅是为了保卫“舌尖安全”,更是引领一种文明就餐新风尚。

从实施的节奏和步骤看,全面落实分餐制需要步步为营。以区域梯度推进,或许能成为可供参考的选项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