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無話不說的好友是如何漸行漸遠的

剛剛刷朋友圈,看到了一個高中同學發文感慨;大概意思是高中時代的友情真好,可現在身邊能聊的上來的高中同學卻寥寥無幾了。今天語凝想和大家談談無話不說的好友是如何漸行漸遠的?

唯一·萬一

有兩個和尚分別住在兩座山上的廟裡,約好每天在同一時間下山挑水,久而久之他們成為了好朋友。日子一點點過去了,忽然,其中一個和尚沒有去山下挑水,另一個以為他睡過頭了,並未放在心上。可第二天他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和尚以為他的朋友病了,就去另一座山上找他。等他到了那座廟,看到自己的朋友正在和其他人談笑風生。和尚便問開口道出了心中的疑問,可誰之另一個和尚卻領著這個和尚來到一口井前說:‘每天我有多餘的時間都會在這裡挖井,現在終於挖出水了。這樣我以後就都不用下山挑水了,可以把剩下的時間用來廣交好友。’

我把看作自己的唯一,你卻把我當作萬分之一。好朋友是怎麼漸行漸遠的?可能是我始終如一的對你好,對你掏心窩。可你卻逐漸在淡出我的世界,將這份情誼遺忘。


那些無話不說的好友是如何漸行漸遠的
/
/
/


距離

你以為你們都坐在同一個教室裡,你們就在相同的起跑線上嗎?

很多的朋友之所以能成為朋友,是因為當時在一個共同的環境,有著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理想才在一起。

想要萬古長青的友誼何其難,不僅要把對方始終放在心上,更需要彼此的眼界保持一致。不同階層的人,在很多事情上都無法統一。我跟她說哪對明星情侶結婚了好幸福,她卻不屑說秀恩愛分的快;我跟她說新買的護膚品好適合自己,她卻覺得你在像她炫耀,語氣變得陰陽怪氣;你跟她說哈利波特要出遊戲了 ,你一定要搶先加入,她卻覺得你有時間沒處花,浪費人生。長此以往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直到成為兩條再無交集的平行線。

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應如是了。


成長·獨處


年少時的我們,以為眼前人會是一生的摯友,以為友誼無堅不摧,萬古長青。那時的友情太過簡單,有共同的偶像,共同討厭的老師,一起惡作劇的對象就可以成為無話不說的好友。可是,後來我們長大了,彼此有了新的角色,有了新的責任,莫名其妙的就走散了。大多散在了高考結束那一步,那時我們離開了自己的城市,各奔東西。又或散在了婚姻一步,成家立業後,似乎時間真的不夠用了,人情世故佔滿了我們的生活。

在一個人的時間裡努力的積蓄能量,提升自己,只有自身有價值了,才會像吸鐵石一樣,吸引高質量的朋友。低質量的社交遠不如高質量的獨處。餘秋雨在《在細雨中呼喊》中說過:“我不再裝模做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那些無話不說的好友是如何漸行漸遠的
/
/
/


每個人的交際圈都會隨著閱歷的增加不斷增大,當兩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不再相同,閱歷和眼界就會成為彼此友誼的一堵牆。不是他退出你的生活就是你慢慢將他遺忘。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從起點駛向墳墓的列車,有的人和你坐幾站就會提起下車,而你要做的就是揮手告別,如果是遇到了一起坐到終點的人,那真的是你莫大的幸運。”(本段選自《千與千尋》)

最後,關於朋友願今生來世不談虧欠,不負遇見。

我是語凝,一個熱愛寫作,想用聲音詮釋生活意義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