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蔡老师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
/
/


其实人生大道至简,人生其实很简单,两个字,「感召」、「招感」。我们所有遇到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招感来的,怨不得任何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现在人问题来了,不明白这个真相,一不顺自己意了,怨天尤人,每天念头里都在造业。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十几岁考上秀才,文采、学问不得了,可是就考进士都考不上,都四十岁了,考了七次都没考上。每一年还写黄疏上奏上天,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然后「满纸怨尤」,整个写给上天的黄疏全部都抱怨的多。但是灶神爷提醒他「意恶太重」,意念里面都是恶念、邪念多,「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褊急」就是心胸狭隘,很急促、很容易动火;「高己卑人念」,傲慢;「恩雠报复念」,心胸小,都记人家这些芝麻蒜皮的事,一看到人家就不高兴,甚至还想方法要陷害;「忆往期来念」,都很期望自己以后会很好,那个叫作白日梦。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如何。怎么读圣贤书读了一辈子,思想都不是跟着圣贤教诲,这是不对的。

假如我们在学习经典,思想都跟经典不相应,这叫名不符实,而且是名过其实。人家都说我们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名也是福气,有了很高的名,结果心念、行为都跟名不符实,那会折很大的福。「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了凡四训》这句话很有味道,「多有奇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曾经遇过小孩子取名字,里面有取尧、舜,都是这些古圣先贤的名,结果一直生病,养不好。最后改个名字,没病了。就是那个名他承受不起,名也要有福报你才消得了这个福,消受得了。

当我读到这个《了凡四训》说,「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灾祸,我看到这一句,冷汗直流,因为我是享虚名享得够严重的了,所以我现在出门,特别注意看有没有车子来。而且真的不敢出门,人家把我看得太高了,我学问差得不得了,习气还一大堆。所以他一赞叹我,我就又消了一大笔福报,每天都一直消,消到最后银行都没钱了,所以都吃不胖,大家知道了没有?都有原因的!所以现在想到俗语讲的话,太有道理了,「人怕出名,猪怕肥」。人一出名坦白讲,灾祸真的就来了,受不了。甚至于什么?真的还受,那就不知天高地厚了,就不知道自己有几两重了。

好,我怎么讲这来了?这是有感而发。所以古人留的这些话很有味道,我们得要很好的去领会。这样明理了,自己才不会胡里胡涂。所以刚刚跟大家讲,听任何道理,「依义不依语」,依那个含义。而且时时能反求诸己,这个道理最重要的对照自己。没有人肯帮我们、劝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受教的态度不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