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懿断发、看古代女性离婚实录——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周公子最初接这部戏的时候,可谓广受争议!


从如懿断发、看古代女性离婚实录——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先是以高龄接演十几岁的妙龄少女,再是擅自改动剧情,以自己理解的形式“演绎”如懿,因此,缺少了小说中的那一份狡黠狠辣、多了一份温情慈悲。

“你信我”

“不是我”

“臣妾是冤枉的”

……

以至于这脑残版如懿屡屡遭受观众的批评,我们想要看的是清宫大女主戏,而不是一个傻白甜少女和霸道皇帝爱情二三事。

然而,当剧情走入高潮,观众们纷纷逃不过真香定律啦!

如懿断发、堪称整部剧的高潮和戏眼,将整部剧的层次,推至另一个高度。在这层高度中,我们透过一个古代女子离婚实录,来解析一段失败爱情的根源所在——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从如懿断发、看古代女性离婚实录——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少年婚姻:

如懿是一名古代女子,生于1718年,也就是康熙五十七年,是一名妥妥的大家闺秀,出身名门望族。很多影视剧习惯把如懿成为乌拉氏皇后,那是错误的说法,事实上,那拉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分别是叶赫那拉、哈达那拉、辉发那拉和乌拉那拉,如懿真正的姓氏归属是辉发那拉氏。

如懿是满清贵族出身,可谓簪缨世家,和弘历更有青梅竹马之谊,从感情上来论,如懿和弘历有很好的情感铺垫,为今后的婚姻套牢了一层很好的感情枷锁,我们知道,对于古代人而言,在森严礼法的管制下,能接触到异性的情况不多,所以无论男女,都对自由陪在身边长大的异性,都保留着一分神秘且美好的感情。

所谓兰因絮果,从一开始,如懿就能到了顶配:高贵的家世,美好的容颜,青梅竹马的感情和两心相许的情义,尽管如懿的家世在爱新觉罗这个大豪门的面前,并不那么出色,却也不至于拖后腿。这也是为什么如懿一头栽进感情的漩涡中,泥足深陷的重要原因。

这些配置,都令如懿在潜意识里告诫自己:这段婚姻的开端,是极美好的。

在《断头皇后》中有一句话写道:那时我们都太年轻了,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每一份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跌宕命运:

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八,辉发那拉氏如懿正式被指婚给爱新觉罗弘历。她的丈夫,是未来的大清皇帝,她的家族也将是整个大清王朝的“岳家”,她的晋升之旅却似乎顺利的不像话。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为娴贵妃

乾隆十三年七月一日,晋封为摄六宫事的皇贵妃

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举行册立皇后之礼,正式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如懿成为皇后的那些年,一直颇得圣心,皇帝无论是南巡还是盛京祭祖,都会把如懿带在身边,宛如真正的老夫老妻。少年情谊,开花结果,也算圆满。

从如懿断发、看古代女性离婚实录——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然而,命运却在某一天急转直下!

乾隆三十年正月,如懿随着皇帝第四次南巡,在南巡途中,某天众人却没有在晚膳中看见如懿的身影,原来,福康安偷偷把皇后送回了京师。显然,奉的是皇帝的旨意。南巡结束后,如懿被强行收回了手中的四项手册,并且裁剪了月度份例,在宫里,只留下两个宫女照顾,她所居住的宫邸——形同冷宫。

掌握着高配、第一手人脉的如懿,在这场豪门婚姻,最终以悲剧收场。

从如懿断发、看古代女性离婚实录——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古代女子离婚实录:

这场离婚闹剧是怎样开始的呢?如懿在南巡途中,发现皇帝荒唐猎艳,偷偷召妓,这些荒唐的事情竟然被百姓们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柄谈论,此刻的如懿怒急攻心,当即端起皇后的威严,带着容嬷嬷等一行人,气势汹汹的跑到皇帝的龙舟上,隐秘的处置了那一批人,同时爆发出剧烈的争执,如懿一气之下,公然短发,以决绝的态度“休夫”,在当时那个时代,可谓是大不敬之举。

抗君、抗夫、抗礼法,违背人伦纲常,这样的举动。

为何提到“休夫”?

须知,在古代是没有“休夫”这一说法的,更可况还是爱新觉罗氏的皇帝。

如懿作为一名古代女子,要想离婚,必须按照规章流程走一遍。

古代的离婚章程分别是:出妻、和离、义绝以及呈诉离婚。

出妻和和离这两条大家都不陌生,而所谓义绝,是一种刑事案件附带的民事法律后果,如果夫妻之间,任一方的亲属发生了法律纠纷,夫妻的关系就必须解除,以两个家族的核心利益为准。

呈诉离婚比较少见,呈诉离婚,一般是在特定事由中,例如丈夫逼迫妻子卖淫,公公迫害儿媳等行为,则可以通过打官司的形式终结这场婚姻。

如懿想要休夫,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古代,被广为传送的卓文君写绝情诗给丈夫,主动断绝感情,却也是维持婚姻的基本手段,所以在当时,如懿想要自己结束婚姻,无疑是和整个礼法制度、伦理纲常为敌。

所以如懿选择了最冷酷,最疯癫,最伤人伤己的一种方式:如懿今天,断发为祭,给旧日的青樱和弘历!给这段伤痕累累的感情,画上一个句号。

钱钟书曾经说过:婚姻是一座围城,站在外面的人想进去,站在里头的人想出来。也许,就只有懂得婚姻本质的人,才能在这座孤城之内自得其乐,不至于彼此消磨,彼此怨憎。

从如懿断发、看古代女性离婚实录——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一对帝后走向离婚的这条路的,透过本质来看,导致两个人反目成仇的根源,不是因为不爱,恰恰是因为太爱,在这段婚姻中,渐渐失去自我。

卑微,是学会妥协,一步一步放弃自尊的过程:

学会妥协,是成长的第一步,而在一段良好的婚姻桩体中,妥协本该是双方的。而弘历显然忽略了这一点,将经营婚姻的责任一股脑交给了如懿,需要她生儿育女,需要她管理后宫,需要她以牺牲惢心的双腿为代价自证清白,更需要如懿亲自去劝说寒香见侍寝,弘历以爱情和责任的名义绑架了如懿,通过不断洗脑的方式告诉她“朕心里有你,你是皇后”,来要求如懿一步步丢掉自尊,学会妥协。

爱到中途,慢慢失去了爱一个人的本能:

爱和被爱都是一个人的本能和天赋,如懿却在中途丢掉了这份本能!凌云彻是整部剧中最暖心的人物,从出场开始,一直默默照顾着如懿,甚至为她变成太监,不惜以死来保全她的名誉,而在后期采访中,我们通过周公子对如懿这段感情线的理解中得知:如懿是不爱凌云彻的,她不能爱,也没法爱。在一段不完满的婚姻中,你会不断否认自己,将对方的过错归结到自己身上,甚至开始觉得:自己不配被爱这。是人身上一种应激本能反应,在这段姻缘中,如懿丢掉的,不仅仅是自尊,更是爱一个人的本能。

怨妇收场,终究活成了我们最讨厌的模样:

没有人会相信,在若干年后,你曾经托付终身的那个人,会将你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怨妇!事实上,这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人在追求爱情的时候,会主动回避那些不愉快的设想,把一切都美好话了,甚至在相遇的那一天就能幻想出白头偕老的场景。在《思帝乡》中写道: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总被无情弃,不能羞。其实,最后一句才是重点,但凡美好的事物,都伴随着危险,不能只看到表层的美好。不光是如懿,生活中绝大多数女性,同样犯了这样的毛病,最终难免把自己活成了怨妇。

从如懿断发、看古代女性离婚实录——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只是,很多人往往忘了,爱这种东西,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在一段感情中,得到过已失去比从未得到要残忍的多。爱情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而绝大多数人却只看到了爱情的正面,对其负面却选择视而不见:

猜疑

处于热恋中的情侣也好,处于婚姻中的夫妻也罢,都难逃过彼此猜疑这一关!这是爱情中一个极端的负面,是一种占有欲在作祟,很多人能看清楚这一点,同时尽量避免跟异性朋友接触,给对方足够的安全感。

这中猜忌牵涉到了责任,这种责任是由彼此共同承担的,所以在婚约誓言中有要求“忠诚”这一条约。同时也能上升到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如果一个人在婚恋期间出轨,则会被道德谴责,甚至被重婚罪名追究其法律责任。

事实上,很多男人单纯地将“猜疑”当成了嫉妒,吃醋,在古代更是将猜疑放在了七出条款之列,当成女性的“缺陷”。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对女性的偏见,更是对正当需求的漠视。所以,当一段感情出现问题后,如果彼此没有及时沟通、调整状态,就会将这段感情推至悬崖边缘,随时粉身碎骨。

从如懿断发、看古代女性离婚实录——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傲慢

在《傲慢与偏见》中有段话写道:要是他没有触犯我的骄傲,我也很容易原谅他的骄傲。这种底线是不容易把握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带有原生荆棘的刺猬,爱情相处的过程,本身是一种相互磨合的过程。而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选择性地为对方付出,这样的感情模式,很容易出现“鱼头谬论”,即我以为你喜欢吃鱼头,所以一直把自己最喜欢的鱼头让给你。

大部分女性,都把付出和妥协当成“鱼头”,我为你做了那么多,妥协、放弃自尊、只为了追随你的脚步,结果却一步步把身上最初吸引你的亮光磨灭了。在爱情中,盲目付出和不识好歹,都被称为“傲慢”。这种傲慢来源于认知的误差,主要根源在于缺乏沟通。

情侣间沟通最直接形式,往往不是谈话,而是吵架。当一对情侣或者夫妻,真正心平气和坐下来谈心事的时候,恐怕是最接近离婚的那天了。

从如懿断发、看古代女性离婚实录——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冷酷

曾经的感情有多炽热,现在就有多冷淡。处于感情被消耗殆尽阶段的男女,对待彼此的态度,比陌生人好不了多少,那些说好了分手后做朋友的人,不过是找一块遮羞布做借口,换个方式继续拉黑。

烧掉照片,剪碎礼物,把对方的痕迹彻底清除掉,谁有不是这样做的呢?连古代女子如懿,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都能做到这一点,剪掉她和弘历的那副画,甚至把自己的那一部分烧掉,连个念想都不给他留,见了面也都是客客气气的,不再横眉冷对,不再满腹抱怨,态度比一个陌生人好不了多少。

如懿的绝情,比弘历当时来得更甚、更深沉、更惨烈!

从如懿断发、看古代女性离婚实录——爱有多卑微,就有多傲慢!

尾声:

其实,在一段感情中,并非每一个男性都是大猪蹄子弘历,但绝大多数女性朋友都是如懿,一步步耗尽了心血,丧失了爱一个人的能力,最后一地鸡毛,惨淡收场。

在全剧中,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墙头马上的戏剧,可是墙头马上的原型,也是一出悲剧,女孩子呀,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爱旁人,胜过爱自己!

附: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