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濱城區清怡小學教師衣曉慧用“四心”詮釋新時代教師責任擔當

衣曉慧,中共黨員,濱城區清怡小學教師。先後獲得濱城區“教學能手”“教壇新星”“教學工作先進個人”“優秀教師”稱號,並多次在市、區科學研討會上作專題發言,執教優質課和觀摩課。

在衣曉慧的黨員學習筆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我一定要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爭做有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的新時代‘四心’黨員幹部。”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她用堅守詮釋“必勝之心”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裡,她積極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和她的同事們一起盡職盡責給學生上網課、批改作業、督促完成各項健康成長任務,鼓勵孩子們堅定信心,以“文“戰”疫“。

面對疫情,衣老師和其他班主任一樣:除夕夜,緊急統計班內有無生病發燒、家人是否有來自武漢的情況。把消息發到班級群后,衣老師給沒有看到信息的家長挨個打電話,問清情況,然後一一作好記錄。接下來的日子,統計學生體溫、摸排有無接觸來自疫區的人員,成了衣老師每天的生活常態。為豐富家長和孩子們的疫情防控知識,衣老師在班級群裡定期推送各類防疫知識,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居家生活。“有衣老師每天‘陪伴’,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孩子們在給衣老師的網上留言中信心滿滿地說。

確保“空中課堂”質量,她用行動彰顯“仁愛之心”

2月18日,衣曉慧老師接到了區教育局教研室的電話—準備錄課。雖然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但想到被疫情耽誤開學的學生們,她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接下了錄課任務。

空中課堂的質量影響著全市小學生的學習,衣老師迅速行動積極準備。錄課內容是三年級的新教材,沒有課本,更沒有教參,為了保證講課質量,她帶領錄課團隊,一遍遍研讀教材和課標,不放過任何一個概念和實驗。為了保證視頻質量,不給別的同事增加負擔,她零基礎自學各種剪輯軟件,終於錄製剪輯出了畫面穩定清晰的高質量微課。完成自己錄課任務的同時,她還不斷幫助其他團隊解決錄課中的技術問題,同事們都稱她“技術專家”。為了趕進度,她舍下家裡的兩個孩子,連續熬夜加班,餓了只能吃方便麵,每天都是半夜回家,為了家人的安全,穿過的衣服都掛在門外,一進家門就用酒精反覆噴灑雙手,就怕孩子看見讓她抱抱。雖然感覺對不起自己的兩個孩子,但她深深知道:自己的學生“居家”學習這麼長時間,更需要自己關心愛護!

濱州市濱城區清怡小學教師衣曉慧用“四心”詮釋新時代教師責任擔當

創新“科學”課堂,她用執著砥礪“責任之心”

工作以來,衣老師把科學創新作為自己的教學特色來打造, “創新實踐”一做就是11年。觀察實驗是她課堂的標準配置,別人丟掉的塑料泡沫、石塊、飲料瓶都會被她撿回去,成為她課堂上的實驗對象或自制教具,她和學生們體享受著“創新”帶來的樂趣。她帶領學生創立了科學興趣小組,從生活中尋找科學,創造科學。最初的科技小組聚焦變廢為寶,引導學生髮現環境問題的同時,體會到“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她和學生們一起動手製作電路、船舶、鐘錶等作品,讓學生在製作的過程中體會到科技的進步,並形成創新的思維;航模的加入讓學生把視線投向空中,在不斷的製作和改進中瞭解飛行的相關知識;機器人的拼插到編程融合了更多科學知識,更是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衣老師精心整理多年創新實踐的做法和作品,編輯成冊,和學生一起分享科技成果。她在班級群裡組織學生開展了以小學生科技教育系列為主體的特色實踐課程,引導孩子們運用科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疫情防控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濱州市濱城區清怡小學教師衣曉慧用“四心”詮釋新時代教師責任擔當

工作生活是一面鏡子,她用行動淬鍊“謹慎之心”

做為一名共產黨員,衣曉慧老師時時處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把“做一名‘四心’好黨員”“做一名‘四有’好教師”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她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值班,做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不管風吹雨打都準時到所在社區值班,認真測量出入人員體溫、掃描健康碼、細緻做好記錄,遇到小區裡一些人的不理解時,她都能耐心解釋。她說:“我是一名黨員,一定要事事‘謹慎’,嚴於律己,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鮮紅的黨旗增添色彩!“

衣老師的丈夫在區直部門工作,為抗戰疫情,下沉到社區小區執勤,成了一名“網格員”,早出晚歸,兩人很少見面,他們經常發短信提醒對方、鼓勵對方:嚴格疫情防控不能出現任何紕漏,認真做好工作不能出現一點失誤。

已是春暖花開,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學生復學的日子逐漸臨近。衣曉慧老師又投入到緊張的開學備戰中,清怡校園已是鳥語花香桃李芬芳,衣老師和她的同事們經過戰“疫”洗禮,正在前行路上鏗鏘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