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人的文章中如何運用先抑後揚的手法?

魯迅寫散文集《朝花夕拾》,正遇上生活和感情較為動盪的一段時期,而記憶裡的故鄉,童年,故人等,給了他難得的慰藉,讓他可以從紛擾中尋出一份閒情來。他輕鬆,活潑,溫情地敘說往事,有時不乏調侃,讀來讓人會心一笑。而長媽媽就是他筆下的故人,源自《朝花夕拾》中的一篇-----阿長與《山海經》。

人是一個複雜的個體,寫人的作文中,要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有一定難度。首先,“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從相識一個人到真正認識一個人,需要時間的跨度;其次,“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一個真實的人,不可能沒有任何瑕疵,一個有缺點的人,才顯得更接地氣,更真實,更親切;再次,一個人的對他人的認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從而產生不同的看法;還有,一個人留給他人的印象也不是單一、恆定的,是不斷成長或不斷變化的。如何讓人物的平凡與偉大,優點和缺點,卑微與高大,統一在同一個人身上,而不覺得彆扭?我們可以品讀魯迅筆下長媽媽的形象,學習在寫人文章中,靈活運用“先抑後揚”的手法。

魯迅筆下的長媽媽,既有好事粗俗,迷信可笑,不拘小節的一面,也有樸實、善良,仁厚慈愛,關心孩子,為人熱心的一面。

今天我們就以長媽媽為例,學習“先抑後揚”法。

“先抑後揚”法,又可以理解為“先貶後褒”法,“抑”就是貶斥,打壓、否定的意思,“揚”是褒揚,讚美,肯定的意思。一篇文章中,先抑後揚,情感的轉變來得不容易,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從而深深地被感動。

在寫人的文章中如何運用先抑後揚的手法?

採用“先抑後揚”的手法寫人,有什麼好處呢?

1: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以反寫正,以“抑處”起筆,從揚處收筆。很少能看到一篇文章通篇斥責一個人,這不是一種不正常的寫作現象。我們需要用筆去書寫生命中的美好,歌頌人生中的正能量。一篇用“先抑後揚”手法寫人的文章中,情節的發展,情感的變化,既在意料之外,其實也在情理之中。讀者就喜歡一點意外,一份驚喜,這份意外和驚喜,就從曲折有致的“抑揚”中來。

2:對比鮮明,深刻印象。

外在表現和內在品質的對比,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的對比,“我”對他的看法和感情的對比等,這些對比貫穿全文,有對比,就有反差。反差的存在,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寫人的文章中如何運用先抑後揚的手法?

我們在寫作中,如何運用“先抑後揚”法呢?

一:略寫先抑,詳寫後揚。

當去寫一個人,我們一般是帶著一種感激,懷念,喜歡,熱愛,尊重,敬仰等情感去寫,我們的目的是“褒揚”這個人。抑筆略寫,鋪墊蓄勢,揚筆詳寫,達成寫作目標。在寫阿長時,對她稱呼的由來,喜歡“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過年的規矩和元旦的古怪儀式,一肚子繁瑣的道理,,謀害“我”的隱鼠”,這六件事用筆較輕,事情過程敘述所佔篇幅較少。講“長毛”的故事,給我買來山海經,這兩件事無論是調侃,還是嚴肅的筆調,可以說得上是“濃墨重彩”。但是略寫和詳寫,是比較後的相對而言;抑筆中就內容表述,也有”工筆勾畫”的詳寫,如描繪長媽媽的睡相,用筆很細膩,讓人不禁莞爾。

二:貶抑有度,注意分寸。

抑筆寫什麼呢?往往寫一個人的出身,學識,職業,外貌,聲音,習慣,態度,脾氣,性格等,但是不要觸及揚筆中的精神、品質等。抑筆中人物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並且可以原諒,甚至能激發作者和讀者內心深處的同情和憐憫之情。長媽媽出身低微,婚姻不幸,無文化,所以她身上的粗俗,迷信,不拘小節等方面,是情有可原的,也是舊社會農村婦女難以避免的共性。揚筆中通過寫不識字的長媽媽卻給我買來了《山海經》,這是一個書香門第裡的人很多人都可以輕而易舉辦得到得事情,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勞心費事,揚筆中體現長媽媽對孩子質樸、真誠的愛,折射出長媽媽是一個善良、真誠,有愛心的人,這是一種“母性”的光輝。

用先抑後揚的手法去寫一個人,就好像端詳一塊美玉,這塊美玉難免有瑕疵,但難以掩飾這塊玉的本質,這所謂“瑕不掩瑜”矣!

三:感情變化,巧為線索。

面對筆下的人物,最初是曲解、嘲諷,貶低,否定的,但是在揚筆中,經歷過碰擊靈魂的事情後,感情來一個“華麗”轉身,是讚美,感恩、敬仰,祝福,內疚,尊重和喜愛等積極的情感。抑筆和揚筆轉換自然,離不開文章的線索。先抑後揚的文章,最好以作者的感情變化為線索。如“我“對長媽媽由“憎惡”“不大佩服”“不耐煩”到“敬意”和“深切的懷念之情”,在這一條感情變化的線索中,長媽媽的形象越來越高大,有人說,總能從長媽媽身上想到我們的親人,或是外婆,或是奶奶,或是母親。

總的說來,用“先抑後揚”的手法寫人,就是為了增強對人物正面肯定的效果。希望同學們心中有素材,下筆有技巧,字字有溫情。

在寫人的文章中如何運用先抑後揚的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