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古時的文化和審美對建盞的器型有很大影響,器物首先要滿足使用需求,而後講究美觀,用使用需求來趨動器皿的工具創新。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古代建盞主要用來鬥茶,而現代主要用來品茶,因此古今對於建盞尺寸的規格定義有區別。古代規定不予贅述,只需瞭解現代的尺寸標註比宋代的基本小一號。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具體如下:


特大型盞:口徑在15cm以上基本作為收藏品

大型盞:口徑在11-15cm 抹茶鬥茶

中型盞:口徑在8.8-11cm 代表性有九五束口盞,燈盞

中小型盞:口徑在7.5-8.8cm 最適合各類用的主人杯待客杯大小

小型盞:6-7.5cm 這類比較小巧


另外建盞造型的共同點是碗口大,圈足小,狀似漏斗,口沿較薄,腹下部較厚,造型較穩重,手感比較厚實。


按器型建盞可分為束口、斂口、撇口和敞口四大類,每類又按大、中、小型分類。收藏這張圖,區分建盞器型不在話下: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0

1

束口型

束口盞是建盞最主流的器型,最直觀的判別方法是,在束口盞盞口以下約1CM的地方有一圈內陷的凹槽,作用在於鬥茶時既可掌握茶湯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湯外溢,該凹槽俗稱“注水線”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束口盞的中型器的比例比較高,也是建盞中產量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品種。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第一隻建盞,該選哪種器型——>推薦束口器型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0

2

斂口型

斂口盞整體外形和束口較為接近,容易弄混,但也很容易區分:斂口盞在盞口下沿處沒有凹槽,而是快到盞口位置的時候,開始往內微微收斂,整體造型呈豐滿。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斂口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傳統羅漢缸,以佛教十八羅漢為主題 , 託缽眾生,禪意棲心,大巧若拙,穩重敦厚。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藍毫斂口盞 #72789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斂口,圓柱形微微聚攏,圓潤飽滿,高腳鼓腹,刪繁就簡,彷彿恪守中庸之道,中規中矩,未逾越半分規制。


0

3

撇口型

撇口盞的盞口向外撇,腹部較長,且帶有弧度。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撇口盞的特點是口沿是向外撇的,唇沿處稍稍地有一些曲折,圈足比較淺,有大碗、中碗以及小碗之分。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青兔毫撇口大盞 #80481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撇口盞的比例和前兩種器型相比要顯得比較高,但是成品十分少見,因此大盞非常名貴,小盞以及中盞是比較常見的。


0

4

敞口型

敞口盞和撇口盞一樣,盞口向外撇,區別在於敞口盞的腹部較短,且沒有弧度為直線,或者弧度非常之小,敞口盞也就是俗稱的“斗笠盞”。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敞口盞的創意靈感取自一種古老的擋雨遮陽的器具——斗笠。斗笠在山村水鄉仍隨處可見。斗笠杯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線條簡潔優雅,燒成難度高,於簡潔中見大智,尤顯珍貴。


常見的各種經典瓷器器型,體驗器型之美。你常用的是什麼杯?


❤葵口盞

以花為形,敞口圈足,口沿與底皆為葵形。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彩金油滴葵口盞 #69678


❤六方杯

六方形,大小適中,杯型耐看,造型挺拔,線面清爽,稜角分明,施以汝釉,用起來更加圓潤。六稜流直而上翹,方中帶曲。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大漆金盞 #77913


❤直口杯

直口杯,顧名思義,其杯口筆直,故而喚其直口杯。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天目直口杯 #63595


❤高足杯

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處豐滿,下承高足,高足有竹節形,圓柱形、四方形等。

一張圖教你看清所有建盞器型

曜變高足盞 #66680



不過以上這些,也只是市面上一部分的器型。現代的建盞工藝師都在努力研究和創新新的器型,與時俱進,創造更多精美實用的器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