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疫心社會實踐感悟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參加了“青春擔當·戰疫有我”實踐活動,加入了“萬眾疫心”實踐團隊。在經歷了半個多月的實踐後,我收穫了諸多,內心頗有感觸,現整理於下。

這場實踐活動加深了我對疫情的認知。在團隊內部組織的疫情相關知識科普培訓和諸多隊友的宣講會上,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同時也從多角度重新認識了這場疫情。

從起源來看這場疫情,雖然遲遲沒有定論,但野生動物交易確實不變的現實。這些年來野生動物交易並沒有得到有效制止,相關市場檢查部門效率堪憂,人們的意識也急需改變。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諸多不理智的地方,網絡上關於疫情起源的陰謀論發酵,究其根本是國與國之間種族主義問題的遺留。但在官方證實之前,任何的猜測都只不過是猜測,在這種全球同處一盤險棋的時刻,保全自己的聲譽和國家安全是確實是當務之急,我們反對“武漢病毒”的傳言,但也不能惡意揣測其他國家,更不能因此而拒絕向其他國家伸出援手。正如潘思睿同學在宣講會上講的那段話一樣“民族,從來就不能作為人類施以同情,伸出援手的邊界。作為一個古老而又繁榮的民族,我們不能忍受任人欺凌,被肆意抹黑,但也絕不能冷眼旁觀,忽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勢所趨。國際抗疫,是一個世界大國國之風範的體現,更是一個偉大民族本善靈魂的象徵。”

從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來看這場疫情,我們的生活態度和狀況發生了變化。這場實踐活動讓我走進了很多人的生活,在差不多的環境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有人因此懈怠,有人因此變得更加自律。在和外界隔離的時間裡,我剛開始時,雖然有對疫情發展的不安和痛惜,但也是有些興奮的,沒有社交的煩惱,不用擔心因為宅在家裡被罵,可以自由地幹自己想幹的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鮮感過去,對外面的世界越發嚮往,渴望出去走一走,更渴望得知彼此的生活境況。

在實踐開展中,我不僅和其他隊員們交流生活,也在劉茂盛和路邯兩位同學的宣講會上一窺外界的境況。在劉茂盛同學的宣講會,我們看到了醫護人員的日常生活,也看了諸多抗疫英雄的日常。我不禁有些慚愧,那麼多人在前面為我們衝鋒陷陣,用自己的力量保護中國的安康,而我卻在虛度光陰。在這裡除了想向英雄們致敬,也想勸誡那些和我一樣的同學們,作為祖國的新一代力量,唯有不斷地奮鬥才能不愧前一輩的努力,才能讓英雄們感到欣慰。路邯同學在“停課不停學”的主題宣講會上,講述了幾位在疫情期間仍然刻苦學習的學習榜樣。有雪山上奔跑,只為尋找信號的斯朗巴珍同學;有現代版“鑿壁偷光”的郭翠珠同學;有村口搭建簡易帳篷,只為更佳的網課質量的湖北長陽母女。他們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我,所謂生於安逸,死於享樂,我們很多同學有著良好的學習環境,卻沒有好好利用。思及此,內心更加堅定改變自我,都是同齡人,在同一個國度,既然他們可以優秀至此,我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最後感謝這個活動讓我更及時地接收疫情的信息,在我組織疫情闢謠會的過程中,我關於疫情的防護、發展信息掌握得更準確,在張藝蕾同學組織的“疫情新信息”宣講會上,我瞭解了疫情後期該注意的事項。隨著信息量的增加和信息辨識能力的增加,我面對疫情更加有底氣。

也感謝推文組的趙洋同學和房靈芮同學的傾情付出,永遠緊跟一線,用最快的速度把宣講會以推文的形式呈現出來。

感觸萬千,難以寫盡。感謝團隊每一個人的付出,在這場實踐活動裡,有困難有挫折我們手攜手共同面對,有快樂有成果,我們共同分享。春風雖浩蕩,但征程仍然在繼續。雖然疫情已經基本控制,在仍有餘患。我們的實踐活動也將會繼續,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這場疫情裡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用最好的姿態去擁抱明天。

待到疫情結束,讓我們一起看中華大地生機盎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