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為義烏這個社區管理植入“智慧大腦”

大數據為義烏這個社區管理植入“智慧大腦”

“截至目前,社區共登記湖北籍返義居民173人……”今天(4月15日)上午,網格員陳歡正利用興業社區“黨建+單元”社會治理平臺,直接通過投放到大屏幕顯示的數據開展出租屋、流動人口排查工作。

疫情背景下,義烏市稠江街道興業社區充分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的先進理念、技術和資源,不斷推進“智慧社區”建設,通過“可視化+信息化+智能化”模式,探索打造了“黨建+單元”社會治理平臺,實現對轄區流動人口的“人、房、事”一體化管理。

大數據為義烏這個社區管理植入“智慧大腦”

據瞭解,興業社區現有4個小區,共有住戶2.2萬餘名,其中80%以上是流動人口。此前,社區網格員和志願者採取挨戶敲門、問卷、電話等方式進行防疫摸排。但隨著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外地人員返義,摸排工作面臨很大挑戰。為解決社區防疫管理的難點和痛點,興業社區試點引進“黨建+單元”社會治理平臺,居民通過“智慧興業”小程序,將個人信息報送至後臺,社區就能根據“雲數據”對居民展開管理,有效助力社區疫情防控的智能化、信息化,切實提高社區疫情防控的效率和精準度。

“現在我們有更多時間可以去入戶走訪,做好服務工作。”陳歡稱,從傳統遞交紙質的“居委會”辦公模式,到如今拓展到“互聯網+”,智慧平臺建設將他們從一堆“表格”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

大數據為義烏這個社區管理植入“智慧大腦”

興業社區居委會主任楊向東告訴記者,下一步,“智慧興業”平臺功能將會延伸、調整,增加人臉識別、社區黨建、房東評分、事務辦理等模塊,為社區群眾提供及時、高質量的服務,在以後是社區治理中常態化發揮更大的作用。

對於未來,楊向東充滿期待:“智慧平臺的建設不僅僅為疫情防控提供支撐,更要考慮到未來社區網格化、管理數字化的實現,致力於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讓大家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