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病:痞滿

痞滿是因胃病日久,胃絡失養,脾胃氣虛,胃體失榮,繼而萎縮。以食慾減退,胃脘痞滿脹悶不舒,或隱隱疼痛,或伴有腹瀉,消瘦乏力等主要表現的內臟萎病類疾病。相當於西醫學的慢性萎縮性胃炎。

病因:(1)飲食因素。①飲食不潔:長期食用汙染的食品或水,毒邪經口入胃,客居於胃體絡脈,久則胃體失榮,漸而枯萎,發為痞滿。②飢飽失宜:長期過於飢餓則氣血化源不足,津液氣血陰精虧虛,胃失濡養,漸漸枯萎;或因飲食滋膩肥甘,長期攝入過量,可致食納難化,積鬱胃腑,壅滯氣機,久則損胃,胃體失於濡養,進而枯萎,導致痞滿。③飲食偏嗜:長期服用辛辣燥熱之品(如食物中含有大量胡椒,辣椒,芥末等調味品,吸菸過度),耗傷胃之陰液,灼傷胃之絡脈;長期過量飲酒,酒性辛溫燥熱有毒,溼性重,可直接刺激胃體損傷絡脈;或長期服用過熱飲料(如濃茶、咖啡)、攝食粗糙,可反覆損傷胃體,絡脈受損。使胃體失榮,漸而枯萎,發為痞滿。

(2)情志因素:多由於長期抑鬱寡歡,所願不遂,憤怒急躁,或中年以後隨著肝腎陰虛而陽氣易盛,性情多怪癖等原因。引起情志失和,氣機瘀滯,持續不解,影響脾胃,導致脾胃升降異常,胃納失司,脾失健運,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干於胃,中焦壅塞,胃體失於濡養,逐漸枯萎,發為痞滿。

(3)藥物伐中:長期服用醫藥或苦寒中藥,或素有胃疾濫服藥物,失治誤治,或年老體衰藥物攻伐太過,均可使脾胃損傷,升降失常,壅塞中焦,氣機運行受阻,胃體失榮,逐漸枯萎,發為痞滿。

(4)久病入絡:素有胃疾,久病入絡,絡脈阻塞,積而成瘀,導致瘀血痺阻脈絡,氣血運行不暢,胃體失其滋養,逐漸枯萎形成痞滿。

(5)稟賦不足 :①脾胃虛弱 ②胃陰不足

痞滿起病緩慢,病情纏綿難愈,遷延反覆。本病病位在胃,與脾、肝等臟腑有關。

您身邊的中醫,帶您瞭解中醫病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