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地為牢”的大周王朝,靠什麼延續了800年?

“畫地為牢”的大周王朝,靠什麼延續了800年?

提到周朝,我們總是有種特別的情懷,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繼商朝之後的朝代,也是我國曆史上誕生“華夏”一詞的最初王朝。
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也有周朝延續868年的說法,由於一直無法確認周朝的建國時間,因而有這個差異存在。)
縱觀我國曆史朝代的更替,我們會發現周朝是最為國祚綿長的朝代,究竟是什麼讓周朝延續了800年之久呢?
畢竟我國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漢唐兩代,一個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另一個享國四百零五年,兩個朝代加一起,還沒有周朝的國祚長。至於其他朝代,國祚更是短暫,達到兩三百年的明朝等,都已經可以稱作壽命長了。
而周朝既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到東周時期,王室更是衰微,連諸侯王都不將他們放在眼裡。
這樣的周朝靠什麼活了800年呢?
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的制度
眾所周知,西周之前,就有中國王權初創的時代——夏商。

“畫地為牢”的大周王朝,靠什麼延續了800年?

夏商在名義上是共主,而實際上是各自為政的方國制度,這種與王朝存在鬆散關係的隸屬制度,也成為了“小邦周”搞垮“大邑商”的原因和背景。
西周建國後便大規模地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王室子弟和功臣,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分封制”)
在三監之亂後,為了防止舊氏族捲土重來,周公旦將商人氏族拆散,分封給周貴族子弟:
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條氏、徐氏(我祖宗)、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醜,以法則周公,用即命於周。
這樣一來,諸侯國家與周天子有著一系列複雜的義務與權力關係。
宗法分封制對周王朝政權的鞏固有著關鍵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夏商以來分割天下的格局,有效避免了夏商對國控制不力的亡國命運。

“畫地為牢”的大周王朝,靠什麼延續了800年?

周天子並不強大的王權,使得任何一個諸侯不會輕易冒險去篡奪中央王權。
西周初年建立的宗法分封制,各個諸侯國有著很大的自主權,這看上去好像是周天子沒有強力控制能力,但是實際上這種制度恰好有利於政治的穩定。在周天子強大時,他對諸侯國有很大的約束能力。
周公制禮作樂,也是周朝國祚綿長的重要原因
西周初年,為了鞏固統治,周公制定了穩定的禮樂制度,從天子到庶人都必須遵守。

“畫地為牢”的大周王朝,靠什麼延續了800年?


通過禮樂制度來規範貴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貴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貴賤長幼之間要有明顯的差別。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禮樂制度是周朝統治的文化基礎,在平民以上的階層都形成了一種文化共識,這種共識無疑有利於加強整個國族對於周王朝統治合法性的認同。
西周時,都城附近的晉國、魯國、鄭國等都是姬姓諸侯,他們與周王室同出一宗,就算不聽從周王室的調遣,但明面上,還是會擁護周王室的。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但春秋霸主們,大多都打著“尊王”的旗號,以實現自己的霸業。戰國時期,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
這些卿大夫在奪取國君權力的同時,不但僭用諸侯之禮,甚至僭用天子之禮。
即使這樣也沒有諸侯國要滅亡周朝這種事情發生,根本原因是禮樂制度深入人心。
井田制度:鞏固皇權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周天子與諸侯國之間的經濟紐帶——井田制,同樣也有利於王權的鞏固。


西周時期實行井田制,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強迫庶民集體耕種井田,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

“畫地為牢”的大周王朝,靠什麼延續了800年?

《周禮·地官·小司徒 》載 :“ 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稅斂之事。”


在這種制度下,人口對土地的依賴性沒有那麼強,從而造就了土地革命這類的大規模運動比較少。
在春秋戰國時期,即使井田制度逐漸瓦解,周王朝“得益於”國土面積不大,也躲過了亂世之下的爭奪之戰。
總結:
周王室能夠存在八百年,是制度上的必然和社會形勢變化的偶然,是特定時代下的產物:西周末期各大諸侯國的自身實力早已超越中央,而早已深入人心尊崇中央的思想和分封制使得各方勢力相互制衡與牽制,因而延續了周朝的國運。
周朝之後,歷朝歷代經歷了土地制度改革、皇權空前集中、生產力逐步提高等相對領先的制度,卻也增加了造反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