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公司,你什麼都不是

現在有很多供職於體面的公司、擁有體面職位的體面人。

在公司內被灌輸的價值觀其實是:別以為銷售業績好是你的功勞,那是因為我們公司的品牌好;別以為產品好是你的功勞,那是因為公司多年來的研發投入大;別以為那麼多供應商追捧著你是因為你工作出色,告訴你,你愛來不來,愛走就走,門口等著坐你位置的人正排著隊呢。這種公司文化的形成大概是希望在員工內部人為製造點緊張氣氛,從而維持工作的高效率。但它的愚蠢之處在於,即使公司對員工再好,也不招員工待見,甚至得到的只有抱怨或報復。

離開公司,你什麼都不是


我認識的好幾個資深主管就處在這種氛圍中,令人詫異的是,他們的公司相當地體面,他們的產品不僅體面,根本就是奢華高端的代名詞。比起和他們做著類似工作的人,他們有更高的薪水、更好的辦公環境、更多的培訓機會、更優越的出差機會和物質條件,但從他們嘴裡你永遠別想聽到對公司哪怕一丁點兒正面的評價——當然這隻發生在親近的人面前。他們永遠在說公司多麼多麼摳門兒,老闆多麼多麼不作為,呆在這裡多麼多麼沒勁,而且,一旦外面有好的機會,他們會無情地離開,不留下一丁點兒哪怕是禮節性的感激。在聽著他們的抱怨時,我常常想像著他們的老闆——那些社交場合被前擁後簇的產業鏈上的紅人——侷促地站在更大的老闆面前,被數落成什麼都不是的情境。


離開公司,你什麼都不是


正如孩子身上能清澈地映出父母的影子一樣,員工身上也能清澈地反映出一個公司的基本文化。越是被公司蔑視,他們就越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回事,所謂缺啥補啥嘛。因此他們對供應商和客戶十分倨傲,有一種捨我其誰的不屑,對下屬苛刻嚴厲,時刻製造著“你不幹,有人幹”的壓力,對上級則會誇大工作的難度和自己的不可替代性(這個好像不單單是這種公司的個性,而是所有管理層的共性),對外人則會不厭其煩地講述自己的職位和自己的工作在這個社會甚至地球發展史上的重要程度。

公司把他們弄得很緊張,他們把自己弄得很緊張,把下屬和客戶也弄得很緊張,儘管這種緊張有時十分可笑。一個大牌公司的市場部主管跟我說過,在做一次新品上市的活動時,僅僅因為椅背上沒有綁緞帶蝴蝶結,晚上十點時,中國區經理在電話裡大叫“完了,出事了!”,然後把所有剛剛回家休息的員工召回活動現場——綁蝴蝶結。這次危機處理在事後一定被當成細節管理的重要案例彙報給管理層了,因為這維護了公司品牌所傳遞的優雅、高貴的形象。為了時不時地讓管理層意識到“沒有我,就沒有代表優雅、高貴的蝴蝶結”了,“蝴蝶結”之類的危機還會頻繁發生,甚至人為地頻繁發生。

離開公司,你什麼都不是

對於員工神經質的緊張,有些公司不僅不會不安,根本就是正中下懷。你的神經質成就我的完美,何樂而不為呢?這種不愉快但高效率的相持直到出現了重大變化才會改變,比如:員工生孩子了,生重命了,或者父母健康出問題了……直到這時,神經質們才會意識到原來生活中還有工作之外別的支點。但畢竟這樣的倒黴事不是經常發生,所以還是有很多人繼續以精神抖擻的姿態,充滿恐懼地活下去,為了讓公司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