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垃圾示範、達標街鎮考評辦法有變化 居住區應配備破袋工具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4月16日報道: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達標(示範)街鎮的綜合考評方法,今年有了新變化,要求居住區所有投放點應配備破袋工具、洗手池等便民設施。除了居民區和單位之外,沿街商鋪的生活垃圾分類情況也將納入測評範圍。

上海生活垃圾示範、達標街鎮考評辦法有變化 居住區應配備破袋工具

示範區考核“分數線”提高

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達標(示範)街鎮(鄉、工業區)綜合考評辦法(2020年版)》已經修訂完善並形成。考評制度延續了2019年評分構成,仍然由第三方測評、社會評價、市聯席會議辦公室綜合考評三部分構成。

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的標準進一步提高,從2019年要求的“區域內所有街鎮達到垃圾分類達標街鎮標準,其中50%以上街道達到示範街鎮標準”提高至“85%以上街鎮達到示範街鎮標準”,且要求居住區和單位分類平均達標率應達到95%以上(含)。

同時,考核細則上也有進一步提升,一是居住區和單位對照驗收標準,將示範標準由2019年的80分提升到90分以上(含)。二是街鎮內示範居住區和單位的比例也由2019年的80%提升到95%以上(含)。

獲得示範街鎮稱號的,如按照新的考評標準和考評辦法未能達到示範街鎮標準,則視為複核未通過。

上海生活垃圾示範、達標街鎮考評辦法有變化 居住區應配備破袋工具

居住區所有投放點應配備破袋工具

綜合考評的第三方測評頻次採取月度測評、季度反饋、半年度公佈。值得注意的是,測評內容除覆蓋全市居民區和單位外,新增了針對全市沿街商鋪的生活垃圾分類測評。

為進一步方便居民投放,改善小區環境,綜合考評制度新增了“垃圾投放點採取異味控制措施,收集點配有破袋、洗手裝置”,要求居住區所有投放點應當配備破袋工具、配套設置洗手池等便民設施,落實沖洗水和洗手池排水的就近納入汙水管網排放。

生活垃圾管理處處長徐志平表示,破袋工具是群眾實踐中產生的,是基層創造力的體現。不過,垃圾分類一小區一策,投放容器的規格、數量各不相同,“我們不硬性規定居民使用破袋工具或使用何種破袋工具,只要能達到破袋效果就行。”徐志平說。事實上,在過去一年,大部分上海人都養成了自覺破袋的習慣。“去年七八月,我們每天會接到200多起投訴,反映破袋麻煩。而到了年底,整個12月只有個別兩起。”

“科技+管理”模式破解誤時投放難題

在生活垃圾分類全面推行之初,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破袋投放和定時定點兩大焦點。“辦公室裡都是問題,走到基層都是方法。”徐志平說。通過推動基層開展創新,藉助技術手段,優化源頭投放環境,強化源頭分類質量監管。

採取“科技+管理”模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操作規程。“據我所知,有的小區在垃圾投放點加裝了智能監控設備,或者用讀卡的方式打開垃圾箱,建立可追溯信息化系統等方式,對源頭分類行為進行監管。”徐志平說,“尤其是對誤時投放點分類投放行為加強監管並及時反饋,做好日常管理。”

一個可喜的現象是,疫情防控期間,在志願者隊伍撤離的情況下,市綠化市容局跟蹤調查20餘個居住區中,三分之二的居住區仍能保持優秀的自覺分類投放水平,餘下三分之一的居住區保持良好的分類投放水平。

據統計,三月全市幹垃圾處置量為11693噸/日;溼垃圾(含居住區、菜場、單位餐廚垃圾)分出量為7394噸/日;可回收物分出量為3342噸/日。受疫情影響,溼垃圾和可回收物分類成效方面絕對量有所下降,但與預期分類率相比,仍超越了預期要求或基本與預期保持平衡。

上海生活垃圾示範、達標街鎮考評辦法有變化 居住區應配備破袋工具

摸索源頭減量,加快推進末端設施建設

上海今年將繼續著力完善全程分類體系,優化可回收物“點站場”體系功能佈局,完成6000個居住區服務點功能提升。加快推進末端設施建設,新增幹垃圾焚燒和溼垃圾資源化利用總能力3450噸/日(幹垃圾2000噸/日,溼垃圾1450噸/日),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在源頭方面,上海將積極推進快遞、餐飲、旅館等行業源頭減量。以快遞包裝為例,目前上海市綠化市容部門正在和郵政部門、快遞企業、回收企業等方面研究探索。“今年有望有兩家快遞企業率先試點,比如使用統一的可回收包裝箱,或鼓勵消費者返還包裝箱獲得優惠抵扣,等等。”徐志平透露,“目前還有很多需要探索和調研的內容,拓寬資源化利用渠道,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