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自残的背后,谁是青少年心灵脆弱的背后“推手”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在承受心理疾病困拢,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少年因为心理疾病而走上不归路。”

一次次自残的背后,谁是青少年心灵脆弱的背后“推手”

在我的接受过的患者中,印象中较为深刻的是,有一个14岁的初中女生,在同学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心理门诊求助。她甚至不敢用自己的姓名挂号,在心理门诊诊室内,她只是反复跟我讲述自己很难过,不知怎样跟父母沟通,说什么父母都不相信,自己很抑郁,希望我给她开药治疗。

一次次自残的背后,谁是青少年心灵脆弱的背后“推手”

我检查发现她手臂上有3条以上自残的刀痕。在跟她沟通过程中,得知她曾向父母求助,希望父母带自己去医院就诊,但父母认为她并没问题,所以她才不得已让同学陪伴来医院就诊。在征得她家长同意后,我给她做了心理测量,发现乖巧的她已经患有重度抑郁........

一次次自残的背后,谁是青少年心灵脆弱的背后“推手”

也有些家长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是个人生阶段的一个叛逆期,这个时候的小孩跟父母之间的沟通较少。

我们感叹当代青少年心理状况脆弱的同时,也在心里呐喊着: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究竟有哪些呢?

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通常在青春期出现。除了抑郁或焦虑外,患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还可能经历过度烦躁,沮丧或愤怒。症状可以在多种情绪障碍中重叠,情绪和情绪爆发的快速和意外变化。年轻的青少年可能还会出现与情绪有关的身体症状,如胃痛,头痛或恶心。

一次次自残的背后,谁是青少年心灵脆弱的背后“推手”

情绪障碍可能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功能,影响学业和出勤。退出或避免家人,同龄人或社区可能会加剧孤立和孤独。更糟糕的是,抑郁症可能导致自杀。

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

一次次自残的背后,谁是青少年心灵脆弱的背后“推手”

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一次次自残的背后,谁是青少年心灵脆弱的背后“推手”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此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来加以调适,这种补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有的青少年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故作姿态,甚至以奇异打扮来招人注意,借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这种消极的补偿方法,是不足取的。

自杀和自残

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自杀企图可能是冲动的,也可能与绝望或孤独感有关。

自杀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有害使用酒精,儿童时期的虐待,寻求帮助的耻辱,获得医疗的障碍以及获得手段的途径。

一次次自残的背后,谁是青少年心灵脆弱的背后“推手”

人的身体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康的心理。在这里仅一也呼吁大家,在青春期的敏感时期,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不良后果的产生。

关注我,不开心的事情,爸爸妈妈关于孩子的烦恼都可以和我聊一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