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這是“風華正安徽”欄目第一次將鏡頭聚焦一個區,本來可以在剛剛過完農曆新年的第一期刊物與讀者見面,因為疫情,延遲了一個月亮相。


“風華正安徽”欄目已經走過兩個春秋,她用腳步丈量過安徽的河流山川,她用眼睛記錄過安徽昨日今天。今年,我們期待“風華”欄目帶您發掘更多安徽的“小而美”。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古驛新景


我們去村莊,我們寫縣區,我們來到她的城區和街道,我們知道有一些粗糲而真實的東西在這鏡頭下,但我們更願意把歷史和美好說出來給你聽,說到底,我們是愛這個省份,這個國家,這片土地;愛她土地之上淅瀝的雨水,愛她土地之上覆蓋的白雪,愛她春日日漸甦醒的繁花。


第一期的銅陵義安有什麼特別呢?其實她是一個特別富有詩意的地方,李白、蘇軾和黃庭堅都在此留下大量關於五松山的詩句。義安,“義氣”“安好”,這個地名,又特別具有俠儒並舉之意,前人以詩句觸摸過的地方,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愛呢?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撇開那些外在的榮譽稱號不說,究竟一個地方怎樣才可以被稱之為“好”?各人心中必定都有不同的答案,但相似的標準是,“想在那裡生活下去”。這個地方,是小樽、哈兒施塔特,還是擇一湖畔而居,亦或是中國大地上任一平凡小城,選擇大隱隱於市?


1月,我們來到安徽中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這裡是銅陵市義安區,它東接繁昌、南陵,南鄰青陽、貴池,西北隔江與樅陽、無為相望。


這裡是八百里皖江的中心,世界級風景旅遊度假區“兩山一湖”的北大門,也是長江中下游承東啟西、安徽省連南接北的重要節點。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飛架南北


這裡交通便捷,兩條高鐵(京福高鐵、寧安高鐵)、兩條鐵路(滬銅鐵路、銅九鐵路)與三條高速(京臺高速、滬渝高速和銅南宣高速)穿鏡而過。


這裡還坐擁長江黃金水道 60 餘公里。居水岸邊,交通發達,足以樂居。李白一生大約就有三次來過銅陵,都是在安史之亂前後和他的垂暮之年。銅陵那時叫做銅官鎮,五松山是在銅官山的境內,如今的天井湖森林公園之內。在此前的風華銅陵篇中,我們提到“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它的下一句是“應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


當時銅陵的五松山與宣城的謝眺樓,以及當塗的採石磯構成了李白飄泊江南的同心圓,滿是心靈創痕的李白在這三點一圓中走完了"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的人生最後的旅程。而這當中被李白讚譽為"勝境美沃洲"的五松山,是他心靈最美的慰藉。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山水予人的慰藉永遠都在,當人對現實只有厭倦與疲憊時,只有自然慰人心靈。當年的一草一木,延續至今日,在銅陵義安區,我們來到冬日的梧桐花谷和永泉農莊。這裡仍保有良好的生態,“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梧桐花谷有著多個特色園區和近千畝鳳丹花海,紅梅、鬱金香、藍香芥、桃花、玫瑰、魯冰花、映山紅、精品觀賞牡丹、百合、百日菊、格桑花、菊花等,四季更替,皆有花開。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梧桐花谷


繼而來之的是生態農業和親子游,梧桐花谷將現代農業、研學拓展、養生文化、旅遊體驗等嫁接在一起,演變成一個綜合園區,而這樣的業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周邊地區的流量,成了義安區一個好去處。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永泉農莊則是去銅陵度假的不二選擇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永泉農莊一角(組圖)


永泉農莊則是去銅陵度假的不二選擇。這是一個農民企業家籌集 6 億資金,歷經 15 年打造的AAAA 級景區。山莊位於葉山腳下,依山傍水,山莊內的憶江南十二景讓這裡常年遊人如織―― 沿蘭花谷上行,有北宋名相王安石講學的“荊公書堂”;唐葉真人修煉的悟道洞;湘軍和太平軍餘部落草的七星寨;3 億萬年前海底世界形成的冰川奇觀;歷經硝煙的碉樓、古道殘牆;獨一無二的天然送子觀音石、望江閣等景點。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山川秀美,必將人文薈萃。義安區曾湧現出陳翥、胡舜元、盛度等一批歷史人物。李白,蘇軾、 黃庭堅等大家也 曾留墨於此。現天井湖公園建有翠拂亭,亭址為蘇黃二人昔時詠詩處,亭名取自蘇軾詩句。


世人對李白寫銅陵的詩已經很熟悉了,蘇軾和黃庭堅也曾寫過五松山。據《嘉靖銅陵縣誌》記載:蘇軾於元豐年間(1078-1085)自黃州(今湖北黃崗)抵常州,路過銅陵,與黃庭堅會遊於銅陵縣陳公園,寫下了《題陳公園》三首、《題銅陵陳公園雙池詩》等。


銅陵義安:以詩觸摸過的地方


陳公園建於銅陵縣城關(現義安區五松鎮),與遠處銅官山遙遙相對。彼時的蘇東坡心境與李白有太多的相似,所以,“要使謫仙回舞袖,千年翠拂五松山”,直接唱和李白的“要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


都說文人相輕,可在這三人間,讓後人看到更多的是彼此間的心心相惜,在同樣不得志的心境下,是五松山的山水慰藉了他們。


而那時的黃庭堅則也有詩句與李白唱和——


《銅官縣望五松山集句》中有:

我來五松下,白髮三千丈。

松門點青苔,惜哉不得往。


“我來五松下”,摘於李白《與南陵常贊府遊五松山》“我來五松下,置灑窮躋攀”;“白髮三千丈”摘於李白《秋浦歌》“白髮三千丈,離愁似個長”。


都說文人相輕,可在這三人間,讓後人看到更多的是彼此間的心心相惜,在同樣不得志的心境下,是五松山的山水慰藉了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