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慍不火的心理健康行業,疫情之後是否會迎來大爆發?

  出品 | 於見

  早在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曾預測,抑鬱症將成為2020年第二大的疾病負擔。如今,2020年恰逢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人們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因此,以抑鬱症為代表的心理健康,再度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  

<center>不慍不火的心理健康行業,疫情之後是否會迎來大爆發? /<center>

  而且,這次疫情持續數月,甚至無異於空前的災難,其給人們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帶來的創傷和影響,也將不可估量。尤其是對於處於成長期的青上年兒童,可能不只是當前的影響,更可能給他們留下多年難以修復的“後遺症”。

  試想,對於一個還不諳世事的兒童,突然遇到了世界末日來臨一般的變故,無法正常上學學習,出門玩耍,而且因為互聯網,每天都會通過各種渠道,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死亡人數報道,以及被媒體和身邊人放大的心理恐慌,這是怎麼樣的一種突如其來、而又無法理解的心理衝擊。

  尤其是對於那些家族裡曾經出現過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目睹過親人匆忙離世、並被隔離的少年兒童,其內心的創傷可能是成年人難以體會的。

  與此同時,從商業與經濟學的角度,需求劇增的同時,也將產生巨大的市場。在此期間,筆者也注意到,一些心理健康相關的業務模式、產品形態從過去的不慍不火,出現了一些復甦跡象。甚至其是否將在短期內產生爆發式的增長,也令人充滿想象。

  一、精神心理類產品層出不窮,為何卻長期不慍不火?

  用不慍不火來形容心理健康行業,並不誇張。因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心理諮詢在中國就是個不太受歡迎的“冷”行業。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終端的用戶,對該產業的認知都處於初級階段,以至於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消費者,都處於一種長期膠著的觀望狀態。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2017年8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精神類服務電商用戶規模超過三百萬人,預計2017年突破千萬大關,2019年用戶規模超過4千萬。

  近年,其實際需求數據也幾乎印證了10多年前的預測。僅以認知度相對較高的抑鬱症來說,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據估計,截至2019年,中國泛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

  然而,整個行業的用戶消費意願,卻不容樂觀。艾媒諮詢的數據同時呈現,願意消費800元以上的用戶只佔3.2%,而且各個資源價位的服務需求頻次也都比較低。數據顯示,單次服務願意花費100元以上的人數,佔比僅11.6%。由此可見,其潛在市場需求雖然看似巨大,實際的市場氣候卻與之相差甚遠。  

<center>不慍不火的心理健康行業,疫情之後是否會迎來大爆發? /<center>

  1、宏觀因素影響,行業認知發展較國外過於緩慢

  據於見觀察,發達國家的心理研究、心理諮詢體系相比國內,相對會完善很多。以經濟強國美國為例,在美國從事心理諮詢師服務的人數佔比,遠超中國。

  有一組數據表明,美國每1000人中就有一個心理諮詢師,還不包括一些家庭的私人心理醫生或者諮詢師。而且,心理治療在美國也納入國家社會保障,相關費用可以申請保險。而在國內,即使按照美國的心理諮詢師的人均服務水平,也遠遠落後於美國,人才缺口可能超過50萬。

  為此,也有人調侃,即使在疫情如此嚴重的當下,美國人民卻如此淡定,其實就是其國民心理素質過硬的表現。

  實際上,這與心理諮詢及心理健康行業在國內的認知度不高、重視度不夠等有關。據查證,該行業起步較晚,真正進入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體系,也要追溯到20年前,心理諮詢成為一種職業,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而心理健康洗刷國民認知,也是從社會公共事件開始的。隨著互聯網及新媒體行業的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呈指數級增長。而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社會大事件,以及全球一些知名人士因為抑鬱症自殺離世等社會新聞,都在無形中給人們對於心理健康的認識,進行了一輪又一輪全面的教育,而2020年這場大災難,更是刺激著人們對於社會安全感的敏感神經。

  從百度熱詞搜索指數看,抑鬱症的搜索指數,從2011年平均為2772,到2020年增長到12692。由此可見,近10年時間,其關注度上升的幅度之大。

不慍不火的心理健康行業,疫情之後是否會迎來大爆發?

  另外,據專業的心理服務機構調查數據顯示,心理諮詢在沿海發達城市需求強烈,用戶付費意願也更明顯。而用戶普遍諮詢的心理問題包括戀愛心理,焦慮抑鬱,性取向,婚姻家庭等。

  而從年齡分佈看,20-99歲的青少年人群心理諮詢的主要服務群體,用戶佔比甚至超過80%,而且,相關數據表明,焦慮症、抑鬱症等人群有年輕化的趨向,以學生群體居多。

  因此,心理諮詢、心理健康體檢等服務的潛在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可能因為受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扶持影響、又或者是關於心理健康各方面的宣傳力度不足,國民對其認知仍然相對模糊,加上其對人體的傷害,無法用非常科學而準確的手段進行量化評估,令用戶端付費意願也相對較弱。也許,這些因素是導致整個市場不慍不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2、相關資質監管體系不完善,亂象叢生

  於見注意到,目前市面的心理諮詢機構、互聯網平臺,主要盈利模式是提供心理測試、心理諮詢服務。大概的形式是,心理測試免費,心理諮詢付費。當免費的心理測試,成為了心理諮詢機構獲客、獲利的寶典後,不得不令人質疑心理測試的科學性。

  在這方面,互聯網上關於因為心理諮詢上當受騙,投訴無門的事情時有發生。而之所以說是上當受騙,是因為一些用戶付出了高額的諮詢費,卻並沒有解決問題,甚至有人表示,其原本輕微的心理問題,因為諮詢過程的反覆“折騰”,變得更加嚴重。

  其實,導致這些社會亂象,是有一些歷史原因的。

  首先,心理諮詢師進入門檻低,即使拿到相關資質也並不一定專業。甚至有一些專業機構,承諾只需要交付幾千元學費,短短10幾天就可以拿到心理諮詢執業證書。直到後來國家取消了二級心理諮詢師認證。

  2019年末央視曝光的“國際認證亂象”,有些打著各種認證旗號的心理諮詢相關認證機構也未能倖免,並遭遇退費風波。實際上,早在2017年,人社部發68號文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公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中就已經明確了相關資質認證的新規定,任何機構不得變相開展資格資質許可和認冠以國際、國家”、“全國”、“職業資格”等名頭。

  而心理諮詢師被取消國家職業資格證以後由誰來負責管理呢?人社部的回應可以用十二個字濃縮: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從而進一步規範相關人力資源的管理。由此可見,心理諮詢業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在消費端的心智教育上下功夫,可能更需要在行業人才端的培養上,進一步從國家的高度,進行體系化、理論化,並從可執行的操作層面進行徹底改革。

  其次,國內心理諮詢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作為對臨床實踐有一定要求的心理學來說,人才的培養應當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但是國內的心理諮詢師,很多都是剛剛持證就上崗,既缺乏臨床經驗,也缺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系統性培訓。這樣導致的結果,無疑就是可能存在大量的誤診、漏診現象。而對於心理疾病的患者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可能很多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都做了這類心理諮詢師“練手”的小白鼠、無辜的試驗品。

  再次,心理諮詢相關服務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價格體系的混亂,讓有些心理諮詢機構甚至存在“店大欺客”的現象。普遍的做法是,按照心理諮詢師的知名度收費,明碼標價,漫天要價。這也讓一些消費者心存疑慮,對心理諮詢的規範性、專業性表示質疑,從而影響其持續消費。

  最後,與醫院看診的“醫檢分離”不同,心理諮詢的干預分層模糊不清。醫院看診與健康體檢的服務區分,讓消費者很容易區分自己屬於哪類人群,應該去哪類機構。而心理諮詢,在很多時候,卻較難區分是輕微的心理問題,還是嚴重精神問題,是否應該前往醫院就醫。從行業的角度,也較難界定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屬於像醫美一樣的消費性服務,還是像看病一樣的醫療服務。

  加上用戶本身對心理問題的認知不足,以及出於對個人隱私保護等原因,讓這種尷尬的問題,長期影響著用戶的消費決策,令其對心理問題的重視度不足,從而一拖再拖,卻始終得不到解決。另外,在對待患者上,精神科醫生的處方權,心理諮詢師目前是沒有的,也讓患者難以收治併合理的轉診交接,成為一大難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就嚴重製約著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

  3、缺乏變現產品及商業模式

  長期以來,心理健康行業,除了心理諮詢外,很少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商業模式,或者成型的服務類產品。但是,心理諮詢嚴重依賴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與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實際人才缺口,形成了一種天然的矛盾,讓從事該類服務的機構,一方面存在人才匱乏,難以培養的困難,另一方面,也存在經營狀況不理想,變現困難的雙重境地。

  而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說,由於其投入回報不成正比,加上市場氣候不成熟,用戶付費意願低,由此直接影響其整體收入,從而不得不選擇轉行,離開這個不慍不火的行業。由此,也帶來了心理健康需求激增與人才嚴重匱乏的矛盾不可調和,也彷彿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儘管,近幾年心理諮詢市場升溫,也有少量資本注入,例如如簡單心理獲得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壹心理先後獲得多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數千萬美元,好心情2016年獲得恩華藥業5000萬注資等等。但中國心理諮詢市場,相對於大健康領域的其它產業,尚未出現大爆發的勢頭。

  從該產業鏈的從業人員分佈來看,最新數據顯示,心理諮詢全職工作人員佔比不足兼職從業人員的1/2。該兩項數據的比重,也間接的反映了一個市場的成熟程度。

  另外,由於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加上心理諮詢人才培養的成本也居高不下,因此心理諮詢的價格相對較高,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一次不等,加上心理諮詢及相關干預服務是一個持續多次的過程,一個“療程”下來,很多消費者表示,根本吃不消。

  加上國家醫保尚未覆蓋相關服務,無疑會加重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據調查,心理諮詢服務收費高,也是很多人中途放棄繼續接受心理諮詢服務的原因之一。

  二、心理諮詢市場需求強勁,藉助互聯網商業化模式翻新

  在艾媒網的這份報告中,還有一組關於網民精神需求的調查,數據顯示,心理傾訴需求人數佔比超過80%,該領域的需求強勁,也催生了一些新型的互聯網化的心理服務平臺。  

<center>不慍不火的心理健康行業,疫情之後是否會迎來大爆發?/<center>

  有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各種精神障礙和心理障礙的患者數量高達數千萬,有超過2億人一生中需要介紹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而面對學業壓力和成長心理困惑的青少年人群,則是心理疾病多發人群。因此,針對各類心理問題的軟件應用如雨後春筍。並且從最初的定位大而全,逐步走向了垂直細分,小而美的路線。

  近年,隨著自媒體平臺的興起,各種關於心理健康的公眾號、自媒體更是數量激增,商業模式也出現了多樣化。尤其是自2016年以來,知識付費模式大爆發後,傳統的心理諮詢結合心理課程、心理測試、語音類在線服務產品等新型模式的商業化得到了進一步驗證,也有一些心理諮詢平臺,因此受到資本的青睞。而整體的趨勢,是心理健康類產品走向電商平臺化、服務科技化的方向。

  在精神類服務產品的營銷推廣模式上,從心理諮詢師,到終端消費者的C2C模式,一度成為主流。無論是在線預約、線下諮詢的模式,還是在線付費的模式,都在逐步向平臺化的方向演進。而個人心理諮詢師,也逐步從傳統的心理診所逐步轉移線上,實現了線上與線下融合。  

<center>不慍不火的心理健康行業,疫情之後是否會迎來大爆發?/<center>

  尤其是2020年到來後,因為疫情,人們出行減少,心理壓力增大,一些線上的互聯網產品,更是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年初,內容服務平臺新榜公佈了春節期間,各大知識付費平臺,心理健康相關課程產品、心理測試相關產品的銷量數據,同比翻番,也預示著該行業的發展勢頭強勁。

  三、心理健康行業迎來新機遇,呈現新趨勢未來可期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移動互聯網的持續發展,為心理健康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這個過去並不起眼的行業,因為商業模式的翻新,行業發展的規範化,令其越來越受資本方、消費市場的關注。因此,於見也看到了一些新的趨勢。

  首先,國民對心理諮詢的認知度明顯提升。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發後,無論是人們的健康意識,還是國家對國民身心健康的重視度,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全民參與,毫無疑問是一次空前的健康觀念集中教育,讓人們對於自我健康的防護,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因此,其接受相關服務的程度,以及消費意願也勢必會加強,從來帶來商業空間。

  其次,國民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也將有助於互聯網更好的服務於心理健康行業。疫情期間,一些O2O生鮮平臺的崛起,讓一些下沉市場也受到了線上消費行為習慣的教育,讓相對較輕的諮詢類機構,從線上迴歸線下,其推廣覆蓋面更加廣泛,其相關服務的接受程度也將更高。

  再次,國家政策層面對行業人才培養的扶持等,也是其利好因素。在2016年10月,國家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是未來大健康的重要板塊,也是未來提升國民健康素質的重要方向。  

<center>不慍不火的心理健康行業,疫情之後是否會迎來大爆發? /<center>

  結語

  儘管心理健康行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但是需要認識到的是,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下,一些帶有公益性質的免費的心理機構出現,以及行業普遍缺乏專業的管理、運營、銷售人才,將對該行業的進一步商業化存在一定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該行業的快速發展。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無論怎麼樣,人們對於身心健康的追求,也將是人類未來的剛性需求,甚至是永恆的追求。而短期內的市場需求劇增,也將倒逼其相關服務體系、商業模式的變革,以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在這個一切都不確定、世界多變的時代,也只要把握了人性的核心訴求,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才能讓一個行業產生巨大的能量,併產生積極而廣泛的社會影響。

  在這方面,我們有理由相信,心理健康行業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佔有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