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儿童节来了,作为多来A梦里面的男二号,怎么能错过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了!?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我有一头小毛驴,从来也不骑,今天心血来潮……即使今天是大家共同的节日,我依然骑着毛驴早早的到了公司,坚守工作岗位一丝不挂,额,不对,一丝不苟

趁着公司人少wifi新号好刷了一会儿朋友圈

想象中的朋友圈是:

这样的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这样的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这样的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但实际上看到的是:

这样的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这样的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这样的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今天胖虎就来盘点一下不同年代的童年六一

童年也许是每个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源自纯真,归于浪漫,这一天不止属于孩子的节日,也属于他父母、爷爷奶奶,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孩童走过的来,同样的节日,不同的庆祝方式,留下的都是弥足珍贵挥之不去的记忆

五十年代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虽然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但是确吃不饱、穿不暖,只有一腔不成熟的革命思潮在幼稚的大脑中激情燃烧,这种物质和精神食粮严重两极分化的年代,物质的过一个儿童节实在是一种奢望,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发的组织一些革命性的娱乐活动

六十年代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思想开始空前解放,儿童节终于也开始像一个节日,至少在那天有大把的爆米花可以填饱肚子,运气好点的还可以收获一只『英雄』牌钢笔,娱乐生活也开始渐渐丰富起来,扔沙包、弹珠、跳格子、撞拐,他们成了这些经典游戏的始作俑者,并且毫无保留的传给了七、八十年代的孩子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那个时候有关雷锋的神话故事刚刚塑造成型,所以孩子们最乐意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学雷锋做好事,马路上看到一分钱,立马屁颠屁颠的捡起来交给检察叔叔,并且写进日记里面自豪一整天,看到马路上有老奶奶摔倒了,不会有片刻的扶不扶的思想斗争,立马跑过去扶起来

这样的童年这样的六一,只能说他们过的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饥饿游戏一直延续着,快乐是因为那个年代的道德情操空前绝后

七十年代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在衣着上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依旧是经典的白色的确良衬衫搭配蓝色裤子再配上白色球鞋,当然,还少不了鲜艳百搭的红领巾,这经典款式一直流传到七、八十年代,即使如爱马仕蓝翔技校的工作服也暗自庆幸没有生在那个年代,这个年代的孩子不但继承了六十年代的一些经典游戏,同时发扬光大,跳皮筋、玻璃球、看小人书,极尽娱乐之能事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最开心的当属在六一参加学校的联欢会,最自豪的是能登台表演一个节目,为此可以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排练,过节这天,条件好的还可以收到电子表这种让其他小伙伴羡慕嫉妒恨的高贵礼物,这个年代,物质依旧匮乏,精神文明依旧高度灿烂

八十年代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终于惜别了经典的白衬衫蓝裤子时代,开始有了统一的运动服,条件好的白球鞋也换成白色旅游鞋,这个年达的孩子,娱乐节目开始二级分化,农村穷人家的孩子依旧传承者70年代保留下来的项目,捉迷藏、跳皮筋……到有电视机的人家里看黑猫警长、新白娘子传奇、西游记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城里有点富足的孩子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变形金刚玩具,作业做完的时候也不出去玩,宅在家里打小霸王游戏机,魂斗罗、超级玛丽成就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也成就了他们注定长大后继续宅男的生活模式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这个年代彩色照相馆开始风靡全国,拍各种儿童艺术照成了一种潮流,这个年代的六一儿童节依旧是他们最盛大的活动,敲锣打鼓,走方阵,排练节目的男生被不情愿的给画上红脸蛋,涂口红上台表演节目,这个年代的儿童节不在是一个寒酸的节日,开始有了一些零花钱,一些新衣服、新玩具,就像这个时代一样刚刚转型

九十年代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开始彻底告别跳皮筋、跳房子、丢沙包这些游戏,或者说已经不屑于这些游戏,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带着去游乐场,或者自己偷偷的去网吧,父母过度溺爱的就干脆宅在家里上网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这个年代的孩子,衣食无忧父母溺爱确个性张扬生来叛逆,与此同时,他们在父母的攀比下痛苦的学习者钢琴、学英语,学会远离校长、远离禽兽,这个年代的孩子,网络已深入人心,世道开始变得浮躁,接触的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世界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这个年代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孤独感与生俱来空前强大,这个年代孩子的六一开始收获更多的零用钱,更多的玩具更有甚者收获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手机,虽然他们拿手机只是玩游戏

这个年代的童年在物质上是也许是幸福的,在精神上确实是矛盾的,也许,真正的童年乐趣从这一代就开始慢慢消失了

〇〇年代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也许是我们眼中最幸福的一代,物质开始空前升级,各种好吃的,心肝宝贝的养着,娱乐生活也开始空前升级,五花八门的玩具,频繁的出入电影院,与此同时,他们在同一起跑线的竞争也开始呈现白热化的态势,各种培训学校,各种五花八门的乐器,买,只能说在孩子身上能用钱摆平的,用一句话说就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放在孩子身上,恨不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天文地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无所不学,这个年代的孩子,父母成了童年生活的主宰,自己没有任何话语权,这个年代的孩子,自己的童年乐趣已经荡然无存,背负着是越来越大的压力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这个年代的孩子对待六一已经没有了父母时代那种期盼,他们更多喜欢六一的原因只是这一天真正的可以放下包袱,然后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彻底的玩耍一天,当然只有可伶的一天,六一结束后,他们又将重新背负起无穷尽的作业和那些培训班的学习

也许我们很难说清楚那个年代的童年过的更快乐,那个年代的六一过的更有意义,因为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但每个年代的童年都应该被这个年代的人所铭记,因为他都烙上了独一无二的时代烙印!

不同时代的六一,不一样的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