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是愛,我不知道。但“水”知道答案

親子,語言暴力


楊冪離婚後在一檔綜藝節目裡首談親子教育:希望孩子享受自由人生。

當她看到牆壁上掛著對孩子殺傷力最大的5句話時,表情十分嚴肅。

針對"養你有什麼用""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等傷害孩子的話語時,楊冪表示孩子需要家長的認同和鼓勵,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對孩子去說這種話。


你說這是愛,我不知道。但“水”知道答案


2014年,廣州市婦聯發佈《廣州市反家庭暴力情況研究所調查報告》顯示,高達60%的受訪者認為:家長打罵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不屬於家庭暴力!

很多父母在親情掩蓋下,"口不擇言",甚至以愛的名義,在施暴。


1,愛你,才罵你,就是希望你進步。

"你怎麼這麼笨,說了這麼多遍都 不明白?"
“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早就告訴過你了,非不聽

"你能不能快點?笨手笨腳的!"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他們以為給了孩子生命,就可以無條件掌控孩子的一切,便可以隨便打罵。


你說這是愛,我不知道。但“水”知道答案


有天跟朋友出去吃飯,旁邊的桌子,有位父親在數落兒子:"你為什麼考不過子謙?就你這樣子,等廢的了!整天就知道玩手機,你等死的!"......

那小孩被他爸爸罵了沒有還口,停下了吃飯的筷子,只是低著頭。


也許,他早就被罵習慣了。


這是典型的打擊教育!

而大多數的父母,卻認為這就是“愛”的教育,罵他,就是希望他進步,希望他好。


中國有句謊言:"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還有一句更大的謊言:"罵你都是為了你好。"


就是有了這些謊言做掩護,所以有些父母就為所欲為,將世界上最大的惡意都發洩在孩子身上,還美其名曰,"我都是為了你好。"
——知乎


你說這是愛,我不知道。但“水”知道答案

2,這樣的愛,你願意擁有嗎?


瀋陽心理研究所前幾年做過一個關於青少年犯罪的跟蹤調查,採訪了6位"少年犯",這些孩子都表明,從小就是接受辱罵打擊教育。

他們的父母會說:"你怎麼不去死?""廢物""就知道吃""丟人""使人都比你強"……結果表明:語言暴力,就是使用一些帶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心理上受到傷害,它的影響力可不比一般暴力小。


他們在父母的否定中變得自卑,自我厭惡,自我否定,當這些負面情緒積累且無法排解時,他們就將這些傷人的話變成一把把刀槍。


然而,這種“愛”的代價,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情”。


3,愛我,就給我愛的力量

有一本科普讀物《水知道答案》,它通過122張的水結晶照片,展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發現:水能聽,水能看,能產生人一樣的感情!

研究人員在裝水的瓶壁上貼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讓水“看”,結果看到“謝謝”的水結晶非常清晰地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看到“混蛋”的水結晶破碎而零散。


讓小孩子誇它,水結晶就像露出笑臉一樣呈現出美麗的圖案,如果罵它,水結晶馬上會給你臉色看———比哭還難看!


你說這是愛,我不知道。但“水”知道答案

水都能聽懂讚美,你說孩子需要的是鼓勵還是責罵?


卡耐基是著名企業家,教育家和演講口才藝術家。他小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

卡耐基第一次見到繼母的時候,他的父親說,這是一個全村最淘氣的孩子,但是繼母說:"他會是全村最聰明,最有創造力孩子。

當時的卡耐基聽得心裡熱乎乎的,眼淚滾落下來,因為這句話,他和繼母成了好朋友。

卡耐基14歲時 ,繼母給了他一個二手打字機,並鼓勵他將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卡耐基由此開始創作,並走向了成功舞臺。


從古到今,我們不缺的是讚美,最缺的也是讚美。


打擊式教育,孩子得到的只能是"打擊",沒有"教育。

學會另一種說話方式,是當代父母的必修課。

學會鼓勵,才能當合格的父母!

愛我,就請給我愛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