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点”解“难点”,广西多举措助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疏“堵点”解“难点”,广西多举措助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广西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外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全年外贸实现稳量提质。
 

北海  


受疫情影响,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公司原计划2月5号出运非洲的108吨黄金活性炭一再延期。3月17号晚,在各方的协助下,终于争取到船期,货物顺利装运。这价值近25万美元货物是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以后的首批出口产品,也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迈开的关键的第一步。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永林说:“政府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支持,都开了绿色通道,虽然延迟了大概40天,但是它能够顺利地做成这单生意。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困难,今年的争取完成我们年出口任务一千万美元的目标。”


针对疫情发生以来出口受阻的情况,北海各级各部门下沉企业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复工难题。北海海关制定了开设“绿色通道”、优化查验作业模式、落实7×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等11条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外贸稳增长措施,综合运用两步申报、汇总征税、担保放行等作业模式,实现通关无纸化和进口“即到即放”。同时,创新税收担保模式,延长海关税款缴纳期限和顺延滞报金起征日期,帮助企业合理规划流动资金。


目前,北海重点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达100%。今年2月,北海海关接受申报出口货运量11万吨,同比增加10.9%。


 

钦州 


位于钦州市高新区的骏升科技(钦州)有限公司2月10号正式复工生产,复产率超过95%,恢复的产能一季度大约是80%左右。公司以生产电视遥控器为主,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区。


今年1-2月份,钦州市保税物流进出口增势显著,东盟成为钦州市进出口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加拿大和卡塔尔进出口量也呈倍增趋势。据统计,1-2月,钦州全市外贸实现逆势增长,进出口23.1亿元,同比增长23.4%。据了解,钦州市针对生产型加工贸易企业,帮助企业分析国内、国际原料市场以及成品市场的行情,有针对性的调整工序和订单,增加利润空间;针对性的出台开设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取消或延期办理部分加工贸易审批手续,减免部分风险类保证金等12条抗疫情稳外贸支持措施。


 

凭祥 


在疫情防控期间,凭祥市通过采用“掌上互联网App +互市交易”的新模式,实现进出口货物快速验放,更安全高效便捷。


依托这种高效便捷的交易新模式,凭祥市的多家企业通过跟边民合作社下单,购买东盟国家的热带水果原材料,这些货物通关后直接送到厂区。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企业的订单源源不断,有效促进了边贸经济的恢复发展。截至目前,凭祥市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货值106.1亿元,货运量19.7万吨。边贸+进出口加工模式的加工企业已有33家全面复工。



本号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号,本号将会进行相应处理。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疏“堵点”解“难点”,广西多举措助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