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飞絮高发期 全市出动各类专业车辆4200余台进行治理


出动喷水,对杨柳雌株枝条进行修剪……4月14日上午9时许,在南四环花乡桥南侧辅路,丰台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正在对地区杨柳飞絮进行治理。

杨柳飞絮高发期 全市出动各类专业车辆4200余台进行治理

当天,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全市将科学划分治理区域,通过高峰期加强飞絮清理和丰富绿化树种等长短期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治理杨柳飞絮。目前全市已出动治理人员2.7万多人次,出动喷水、清扫车辆4000余台次,对35.7万株杨柳雌株进行了喷水湿化,整形修剪6.9万株,减轻了高峰时段飘絮情况。

杨柳飞絮高发期 全市出动各类专业车辆4200余台进行治理

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介绍,目前,杨柳树的森林蓄积量占全市总蓄积的42.2%,是北京乡土树木中名副其实的“王者”。北京的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开始,到5月中旬结束,大约40-50天,但并非整个飞絮期都漫天飘絮,飞絮量较大的高峰期只有20天左右。

杨柳飞絮高发期 全市出动各类专业车辆4200余台进行治理

今年,全市在杨柳雌株分布较密的地区建立了人工监测点50处,远程视频监测点50处,对春季飘絮情况全程监控。市气象局通过气象数据,每天组织园林专家研判,两局首次联合发布了杨柳飞絮预测预报信息,方便市民防“絮”于未“飘”。

根据预测,今年杨柳飞絮高发期预计将有三次,第一次在4月10日左右,主要飞絮树种是毛白杨,目前已经进入尾声。由欧美杨、垂柳等带来的第二次高峰期将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三次高峰在5月中旬,飘絮树种是欧美杨,主要发生在部分山区,对城区影响较小。

同时,为了让飞絮治理工作“指哪儿打哪儿”,市园林绿化局制作开发了“北京飞絮防治APP”,方便全市各区和有林单位开展杨柳雌株的精准定位。据了解,APP把杨柳飞絮重点治理区域划分为网格,最小网格达到了50m*50m,仅五环内就有网格28万多个,精确到每一条街道、每一段路。

张志翔教授特别强调,治理飞絮不等于“消灭”飞絮,为了首都的生态安全,对于杨柳树绝不能“一砍了之”,飞絮治理也不能“一蹴而就”。

杨柳飞絮高发期 全市出动各类专业车辆4200余台进行治理

在飞絮高峰期,要聚焦“治标”,根据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最大限度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对居民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人口密度大、飞絮强度高的重点区域,将结合春季养护工作对杨柳雌株枝条进行修剪,同时利用高压喷水车、雾炮车等工程车辆冲刷树冠、冲掉花序,减少飞絮在空气中的扩散量,同时用洒水车对地面进行湿化,配合清扫,见絮即湿、见絮即扫,降低飘絮强度。人口密度和人流量相对较低的一般治理区域综合利用微喷、人工喷洒等方式进行湿化。高速路收费站、胡同等易堆积飞絮的区域,将及时湿化和清扫,水面飘落飞絮结合清污进行清理。

今年的治理工作集多部门之力,市水务局协调做好了用水保障准备工作,城市管理委准备了3500余台专业清扫车、洒水车,加上各区以及园林绿化部门准备的高压水车,各类专业车辆已达到4200多台。

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姜英淑告诉记者,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中,会选择乡土、长寿、抗逆、食源和美观的优良乡土树种来优化林地绿地的生态功能。同时,在绿地养护中,把杨柳树雌株作为优先替换的对象。对过密的林子,针对性地选择杨柳雌株进行间伐,并结合对现有老、残、病等杨柳树雌株的替换,从根本上减少飞絮总量。

根据现有的研究,没有证据表明杨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大家在上班途中或室外活动时,可根据自身需求,佩戴口罩、护目镜、纱巾等防护措施。爱运动的朋友,可以把活动时间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轻的时段。如飘絮不慎入眼,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同时,还请市民注意消防安全,不要乱扔烟头,谨防引燃飞絮引发事故,防火安全,人人有责。

文并摄 | 陈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