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12日

广东省召开决胜攻坚“四好农村路”

建设部署动员电视电话会议

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情况

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推动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农村公路

是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

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先导性

和基础性的重要设施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近年来

增城对照农村实际问题、农民实际需求

以六个方面科学建设“四好农村路”

在“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上下功夫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县道X940线约场村段

2019年8月和11月

增城区成功创建

“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和获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

县道X292高岳公路

是广东省唯一一条农村公路

被中国部公路学会评为

【2019年全国美丽乡村路】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县道X292线派高公路派潭段(示范路)

01 始终坚持系统规划

力争融入大湾区交通网

近年来

增城区围绕乡村振兴

推进“四好农村路”的根本目标

坚持按照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要求

来谋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形成增城“10、30、60、90”生活圈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10”:任何一个镇街10分钟可上高速路。

“30”:30分钟可达广州市、东莞中心城区。

“60”:60分钟可达佛山、广州和深圳两大国际机场、广州南站以及周边铁路货场、港口。

“90”:90分钟可达珠三角任何一个城市。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县乡村道的疏通,发挥了良好的效能

实现了物流、人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

拉近增城与粤港澳大湾区

各城市的时空距离

从而较好地把游客引进来,把农产品运出去

带动乡村发展、农民增收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增江街大埔围村(村道C554线)

02 始终坚持以藤结瓜

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增城区把“四好农村路”建设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来抓

按照“以藤结瓜”“造瓜结藤”的规划理念

通过“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居民点、

风景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

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农业产业园等重要节点

有效串联起来

并与“万家旅舍”和绿道紧密结合

通过交通改善促进乡村振兴载体的发展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增江画廊

为解决农产品运输不方便、运输成本高、运输过程长等问题,增城区在推进行政村、自然村通公路的同时,高度关注农产品集散地的公路建设,创建“农资运输路”,做到产业规划发展到哪里,农村公路就连接到哪里,形成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农产品输出、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的“绿色经济路网”,把游客运进来,把农产品运出去,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通过交通环境的改善

在农村公路和绿道沿线的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普遍增长50%以上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县道X292高岳公路派潭镇段

2019年

增城区更是成功创建

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申报创建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个

“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明显

03 始终坚持财政兜底

高标准建设好农村公路

增城区从2002年起

采取上级补助和区财政投入为主、

镇街财政投入为辅、

乡贤村民捐资为补充的多渠道融资模式

每一条行政村和100人以上自然村的

道路硬底化率达到了100%

不但建得好,而且建得美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县道X292线派高公路派潭段(示范路)

近5年来增城区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29亿元,其中村民自筹、乡贤捐款、企业捐资2.8亿元,其余为各级财政兜底。

在2018—2020年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增城区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响应增加区财政补助,省、市、区三级财政资金统筹补助,新建类项目每公里补助40万元,加宽改造类项目补助25万元,桥梁项目每平方米补助6千元。

从2019年起,县道升级改造按照一级公路结合城市主干道进行双向6车道以上标准进行建设,行政村道至少达到6米以上路面的标准,自然村道至少达到4米以上路面的标准。

2019年计划新改建

农村公路114.36公里、村道桥梁20座

已于2019年年底完成任务

04 始终坚持共建共享

动员各方管好农村公路

增城区共有农村公路1725.92公里

其中县道10条141.29公里

乡道366条984.27公里

村道798条600.36公里

管好农村公路

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应的管理队伍

和良好的护路氛围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一、建立管理体系。落实县道区管、乡村道路镇街管的责任,制定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四好农村路”养护管理办法、“路长”制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奖励制度等,构建“四好农村路”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充实管理队伍。建立健全区、镇街两级政府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各村(居)根据实际招聘护路员,组建起区、镇街、村居三级农村公路管理队伍,做到区有路政执法员、镇街有监督员、村有护路员。

三、发动村民参与。创造公益性岗位,区地方公路管理总站招聘的公路养护工人,原则上是公路沿线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各镇街负责养护管理的乡村道护路员,以招聘当地农民为主,既管好道路又增加村民工资性收入。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县道X291线新城大道挂绿湖段——黄金走廊

05 始终坚持多管齐下

精细化养护好农村公路

养护好农村公路

是农村公路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一是完善养护机制。区、镇街两级公路管理部门积极探索采取组建专业化养护队伍自行养护管理、公开招投标日常养护作业和大中修单位等方式,形成多元化农村公路养护模式;建立起日巡、月检、年评的农村公路养护制度,月检和年评的结果排名通报。

二是强化养护保障。建立稳定的日常养护资金财政投入增长机制,2019年全区投入6574万元;制定实施增城区“四好农村路”养护标准,举办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培训班,提高工作人员养护技能和服务水平。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新塘镇(乡道Y478线瓜岭村路段)

三是提升养护质效。制定示范镇示范路创建工作方案,把县道高岳公路、正兰公路,乡道沙龙公路、高背公路等4条农村公路创建为示范路,在公路保洁、绿化维护、标志标线等方面统一标准,为全区提供操作经验和样板。每条新改建的公路安装LED路灯和规范完善的标志标线,公路沿线空白挡土墙通过上山水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让农村公路成为陶冶教育的阵地。

四是强化景观效果。利用增城山水田园和优美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形就势进行规划建设,把农村道路建设、管护与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和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注重景观节点建设,把农村道路打造成为展示增城自然生态环境、欣赏大好风光的旅游观光道路。例如,县道X292高岳公路是广东省唯一一条农村公路被中国部公路学会评为“2019年全国美丽乡村路”。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县道X292高岳公路汉湖村路段

06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高效率运营好农村公路

增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

以实现人民对道路使用的方便舒适为出发点

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创新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一是推行“票运分离”TC公交运营模式。增城2018年底启动“票运分离”TC公交运营模式,即政府负责规划公交线路、制订服务水平、收取车票收入和投入运营资金,公交运营企业只需要按要求进行运营并按车公里数计算服务费(无需考虑车票收入),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公交覆盖率和服务水平。目前已经实现行政村100%通过公交班车。

二是实施公交“末班车”制度。即中心城区、新塘城区的重要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晚上22:00总有一班“末班车”可以回到各个镇的广大农村地区,使广大农村居民安心、尽情在城区购物、娱乐,共享城市化的发展成果。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增城区新能源公交

三是试行5G智慧公交。以增城9路公交为试点,建设目前国内最长(长40多公里)的连续覆盖5G信号的智慧公交与增城广场站5G+体验站场,乘客可在公交车上体验5G的WIFI、4K高清电视直播、实时查询公交信息等服务。

四是提升农村物流服务。研究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引进了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华南枢纽项目等大型物流仓储项目,建成了新塘镇集邦物流园、仙村镇普洛斯物流园等镇级物流园,形成区、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推进快递物流点进村工作,农民可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方便、优质的物流服务,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增城通过科学建设“四好农村路”

让我区广大农村地区更好联系城镇

让农民更好更快共享经济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带来成果

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的

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

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增城: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达城乡幸福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