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的兒子不接班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雲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


說完這句話,紫霞仙子永遠閉上了眼睛。至尊寶雖然最終沒有救下紫霞仙子,卻救出了一段感天動地的愛情,也成就了一代人心中的蓋世英雄:


若有一天我在困厄中,是否也能等來屬於自己的蓋世英雄?


01


潘石屹等來了他的蓋世英雄。在港股上市的SOHO中國突然間大漲38%,隨後來了消息,黑石提出了要約,準備溢價收購。報的價格很誘人,SOHO中國股價不到4塊,黑石一口就開出了6元每股。如果這筆交易成功,潘石屹兩口子將可以把二百多億港元揣進褲兜。


別嫉妒,這是合法收入,不用像某類人一樣換成現金摞家裡;更令人羨慕的是,潘石屹收穫的是港幣,可以自由兌換成美元,不受什麼資本轉出限制。


羨慕嫉妒,下一個詞就是“恨”了,所以就有人高喊:別讓潘石屹跑了。


我覺得潘石屹不會跑,作為土生土長在甘肅山溝溝裡的人,他最愛吃老家的面,味道要地道。他還愛吃老家的蘋果,並且做成了品牌。他還喜歡上電視、做節目、參加各樣的論壇發表講話,要是跑了,這些口舌之慾到哪裡找。


不過,雖然他不跑,老婆卻大概要跑,人家早就是生活在北京的美籍華人了。而他的兩個兒子已經跑了,一個哈佛一個耶魯。既然家裡這些產業要變賣乾淨,看來兒子畢業後是不打算回來接班了。


作為地產商,潘石屹早就不想幹了,好幾年不拿地,建好的項目能賣則賣。不過幹了二十多年房地產,手裡攢的項目著實不少。所以潘石屹公開表態:“房子建在這裡,我是帶不動的,說我跑了都是謠言。”


這確實是地產商的難題,那些房子帶不走,建房子過程中欠下的債務更不能讓他走。算一算國內那些排名前列的地產商,哪個賬上不是躺著幾千億的債務,一覺醒來就是上億的利息。潘石屹雖然這幾年很保守,債務算少的,但也有三百多億。


除了那些欠債不還被迫跑的之外,地產商想跑,那真要等來一位蓋世英雄,幫他擦乾所有的屁股。潘石屹是幸福的,他等來了黑石,溢價收購,並承擔所有的債務。


他家的兒子不接班


黑石,Blackstone,雖然名字裡帶著石頭,卻並不是建房子的,它是一家股權投資公司,業務遍及全球,種類無所不包,資產管理規模高達四千億美元。這個數字在世界各國GDP中能排到第30位,這麼一家公司,能量不亞於一箇中等國家。而且,黑石對中國市場特別感興趣,在香港、北京、上海都設有辦事處,它的神通如有天助,能接盤,也能高價把盤再賣出去。


不用搞生產,不用跑市場,一買一賣利潤滾滾,這種點石成金的本領很惹人羨慕。


02


海航的故人王健,曾是國內最羨慕黑石的企業家;不止是羨慕,是一心向它學習;也不止是學習,還要跟黑石做大筆大筆的生意。


相比現在被工作組接管,那是一段海航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那段歲月中,閃爍著黑石的影子:


26億港元從黑石手中買下港股上市平臺香港國際建投。


65億美元從黑石手中收購希爾頓全球集團25%的股權。


此外,在海航收購德意志銀行和英邁國際的交易中,都有黑石從中穿針引線。那幾年,海航過得很風光,資產不停地翻番,每年都是一大步。風光中的王健卻很低調,唯一的在國際場合露面也是獻給了黑石。在由黑石老闆史蒂芬·施瓦茨曼主辦的慈善舞會上,王健代表海航做出大手筆捐贈,並被授予一隻刻著金雞的水晶碗。


碗由史蒂芬·施瓦茨曼親自遞給王健,兩人並肩站在臺上,底下的人紛紛拍起了照片。王健笑得合不攏嘴,稱史蒂芬是掌握著財富寶庫鑰匙的人。


他家的兒子不接班


王健是什麼人?在眾人看來他才是掌握了寶庫的鑰匙,光銀行的授信額度就有上千億,旗下還有37家上市平臺,分佈在A股、港股、新三板,要是開足馬力融資,那可是財源滾滾。就像2015年那幾個月的牛市中,海航系7天就發佈了528億的融資方案,羨煞眾人。這樣的王健,竟然如此尊崇這個不起眼的白髮老頭?


王健的笑容不會隨便給,史蒂芬·施瓦茨曼被稱為“華爾街王中王”,曾入選彭博社全球五十位最有影響力的人,他還有個中文名字叫蘇世民,寓意“濟世救民”。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對中國市場很關心,這種關心不是單純的做生意,而是要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蘇世民欣賞王健,把這個一臉燦爛的傢伙視為在中國的新學生,幫他滾雪球一般成了資產萬億的巨人。像這樣半師半友的學生他在中國不止一個,比如安邦的吳董、萬達的王總、還有如今的潘總石屹,都一起謀劃過不少生意。


不過比起這些新學生,他的另一位老學生,其實更了不起。


03


香港財政司前司長梁錦松,娶的是跳水皇后郭晶晶的上一任伏明霞,這個名字大概要四十歲的人才熟悉。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她一個人奪得了兩塊金牌,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女神。


要知道那屆奧運會中國隊總共才得了16枚金牌,一人奪兩金的運動員還有兩位,劉國樑和鄧亞萍,後來都是相當級別的領導。伏明霞沒有當領導,而是嫁給了大她26歲的梁錦松,成了領導夫人。


梁錦松是個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是資本運作的高手,在國際投行工作多年,血液裡流淌著資本。另一方面他喜歡讀《矛盾論》,並熟讀毛爺爺所有著作,十八歲時還特意從香港跑去了井岡山。資本與反資本,就這樣在梁錦松身上合為一體。


他家的兒子不接班


梁錦松是香港迴歸後第2任財政司司長,他的前任曾蔭權,後來當了特首;他的繼任唐英年,後來差一點當了特首。所以如果梁錦松不出意外的話,也應該是當特首的熱門。但是他仕途正旺的時候,卻出了件小意外。


意外真是很小很小,在我們看來根本不值一提。那年港府財政司發佈了新的財政預算案,要大幅增加各種稅項,比如利得稅、薪俸稅、汽車首次登記稅......結果有人就發現,在法案出臺之前,作為司長的梁錦松竟然購買了一輛凌志房車,避開了新加的稅,這不是以權謀私嗎?


香港記者跑得是最快的,這種事兒馬上就登上頭版頭條,梁錦松趕緊解釋是自己疏忽,不是有意要節省這10萬元。但香港群眾你懂的,那股勁上來了就認準了他,一個勁兒鬧,併到廉政公署報了案。事情越鬧越大,梁錦松只得在聯署決定起訴之前主動辭了職。


梁錦松真是有意省那10萬塊嗎?考慮到他當司長的月薪30萬,實在是想不明白。雖然司長的薪水很高,但人家梁錦松辭職後的薪水更高,被聘為黑石香港的總裁,年薪幾千萬,是香港的打工皇帝。打工皇帝配跳水皇后,門當戶對。


那時的黑石香港是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梁錦松由此成了黑石老闆蘇世民最得力的干將,兩人淵源很深,早在梁錦松就讀哈佛商學院的時候,他就崇拜商學院的老學長蘇世民。


學長學弟,亦師亦友,兩人一起做了筆扭轉黑石命運的好生意。


04


時光要拉回到十三年前,2007,無災無害,一個熱火朝天的年份。A股有史以來最雄壯的牛市正在走向高峰,從三千點一路漲到了六千點,投進去多少錢轉眼就能翻倍。


大家都賺嗨了,股市裡賺的錢最敢花,由此推高了房價物價,流動性氾濫。於是就有人琢磨,別光在國內轉悠啊,是不是應該走向國際,到那些所謂發達國家買點好東西。


國際化是一個過程,這幾年諸如王總吳董之類的國際化英雄,彼時正忙著野蠻積累,沒空學外語。這吃螃蟹的活,就交給了新成立的御林軍:中投。


2007年9月,中投公司成立,註冊資本金2000億美元,一下就成為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之一。這些錢全部來自國家外匯儲備,可謂是掌握著財富寶庫的鑰匙。


中國人辦事講究開門紅,何況是國際化這麼大的動作,第一筆投資應該交給誰?黑石,就成了那個誰。


他家的兒子不接班

(躺倒的蘇世民)


牽線的正是黑石香港總裁梁錦松,那時候咱們對國際化不熟悉,走香港,這是前司長,又是上過井岡山的人,自然值得信賴。第一筆30億美元很快就投了過去,然後黑石股價大漲,浮盈,不過好景沒持續幾天,美國次債危機緊跟著爆發了,股價一再跌落。隨後中投又追加投資,但仍然止不住狂跌,在2008年危機最沉重的時候,黑石股價縮水達到90%。


風雨飄搖的那一年,黑石嚴重虧損,如果不是中投的支援,黑石很可能挺不過去。但有了這些支援,黑石不僅挺過了危機,還能趁機在低谷大買資產。


一正一反,天上人間,黑石由此膨脹。


危機過去後,美國資本市場迎來了史上最雄壯的牛市,道瓊斯指數翻了快五倍,股價飆升,資產價格飆升,都賺嗨了,大家喜氣洋洋,像極了我們的2007年,只是美國把它拉長,把一年拉長成十年,真是熱火朝天的十年啊。


經歷過那一段的朋友不妨想一想,如果把救黑石的勁頭用於救A股,或許不至於跌到1664點。


05


對於救命恩人,黑石的報答一般般,熬到股價回升後,中投陸續賣掉了股份,並收穫了35%的總體回報。投資週期7年,年化收益率5%,比餘額寶強點。


餘額寶的收益率現在只有2.3%,跑不贏豬肉,而那些高收益率的玩意兒又老出事,嚇破人膽。


幸好我們有房子,這十年房價漲得夠高,家家戶戶的財富通過房子實現了飛躍。可是房子這東西,遠看是資產,近看是負債,套住就是半輩子,用一句潘石屹的話說:房子建在這裡,是帶不動的。


潘石屹好歹在港股有上市公司,輾轉騰挪等到了他的蓋世英雄黑石,資產債務統統換成港幣,美滋滋上了岸。


不讓兒子接班,只找英雄接盤,黑石高位接盤,不擔心砸在手裡嗎?


不會的,另一位蓋世英雄已經來了。這一個月來,至少已經有22個省市發佈了投資計劃清單,總投資額47萬億,今年推進實施的合計超過7萬億。


大投資、大基建,這位重複上崗奮戰多年的老英雄,還能蓋世否?


有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跟黑石走得特別近的那幾家大公司,這幾年日子過得都很艱難。沒錯,這其實是另一場戰爭,今天我們只是開了個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