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救親人,只有本能,來不及“理性”


搭救親人,只有本能,來不及“理性”

5月2日,黃河發生一起最悲慘的溺水事件:

一家四口被黃河吞沒,如果算上腹中胎兒,應是一家五口。

只因,愛與親情的本能,讓他們相繼以生命的代價去搭救親人的生命……

令人唏噓!

這是一個再婚重組家庭,男方有一個十八九歲的兒子,女方也有一個十八九歲的兒子,雙方組成二次婚姻已有五六年。

重組之前,肯定各有各的不幸;重組之後,共享著幸福。

5月2日當天,天氣炎熱,這個家庭開車前往陝西宜川縣壺口鎮昝家山村黃河大橋,他們在一處黃河灘塗處停了下來。

這處灘塗貌似淺灘,水面寬約數十米,河面上水流平緩,他們就想著下河游水祛暑。

殊不知,黃河平緩的水流之下是暗石,是坑洞,是漩渦,加之黃河水十分渾濁,冒然下水十分危險。我們見過有人游泳橫渡長江,但從沒見過有人游泳橫渡黃河。

但是,河中心的深水區卻被男方的兒子忽視了。

他下了水,而且進入河道中心。接著,突然沉沒。

救與不救,是對親情的考驗,更是對人性的考驗!

父親眼看著愛子落水,奮不顧身地伸手營救。

陝北自古乾旱少雨,十個人九個不會游泳。當時,這位父親會不會考慮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成功救子已經不重要,為人之父,絕不會在兒子生死攸關的瞬間考慮個人安危,這是本能,不帶思考,更不存在理性。

父親沒能拉回愛子,反而也墜入滔滔黃河。

養子看到繼父和兄弟被黃河吞沒,他沒有多想,只有奮不顧身;他下水營救時,竟然也成了黃河的“俘虜”;已有五個月身孕的母親看到兒子被淹沒,母親的本能爆發,她也跳入黃河進行搭救……

親情接力,竟成了前赴後繼。

這一家人的悲情壯舉,令人唏噓:父親救愛子、母親救骨肉,一個救一個,一個愛一個......一瞬間,全部消失在黃河之中……

愛,竟然也如此殘忍。

殘忍得異常偉大,殘忍得如此無私無畏。

但是,這種愛與親情,也缺少了理性。如果可以有一點點理性,這個家或許只是缺少一人。

然而,他們是一個家庭,是一個親情組合。生命攸關時,他們別無選擇。

就這樣,一家四口人,都在愛中沉溺了,即使到天堂,還做恩愛的一家人。

類似的故事,講述起來,總是讓人心痛。

去年8月27日,在菏澤黃河段,幾個家庭的大人帶著孩子來黃河邊吃燒烤。

其中,兩個孩子到黃河邊玩耍時,陷入淤泥中,孩子的父親和兩個朋友趕緊下水施救,最終,只上來一個大人。

2015年4月5日下午,汕頭市金灶鎮一個小型水庫裡,7名溺水者死亡。這起事故起因,系一名孩子在水庫邊洗手失足落水,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親戚“接力營救”,最後造成悲劇。

7名死者中,包括3名孩子,其中最小的為一名13歲男孩,最大的為一名17歲女孩。

為救一個孩子,搭上了其他6條生命,而且,這些生命都是有親緣關係的人。

這兩個故事,與5月2日“一家四口被黃河吞沒”的故事,何其相似?

這些重演的悲劇,無論從生命的數量還是意外死亡的方式來看,都是異常沉痛的教訓。

其實,親人的生命遭受危險時,如果沒有能力去救援,從生命為重的意義上看,可以免去更多的生命死亡。

遺憾的是,他們來不及選擇讓專業人員救援,其動機也只有一個:一定要救出自己的親人,哪怕自己會死亡,死也要死到一塊。

痛惜之外,倍感震驚。親情偉大,令人感動,但少了冷靜和理性,只會讓危險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遺憾之餘的感動是:搭救親人,只有本能,來不及“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