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健康狀態互認,進京無需隔離;員工到崗率50%上限取消

京津冀市民期待已久的健康寶互認終於實現了!駿一孵化器今天剛剛發了內部通知:利用好“北京健康寶”,疫情防控常態化。通知內容如下:


駿一關於“京津冀健康狀態互認,北京健康寶的運用”的通知

請各分部運用“北京健康寶”做好入駐企業人員防疫健康信息查驗,對持有“北京健康寶”健康狀態為:“未見異常”方才可進入。

1.“北京健康寶”二維碼張貼在進門接待處,進入先查驗;

2. 測溫、登記;掃碼不能替代登記;

3.疫情防控常態化,各分部不可鬆懈。

京津冀健康狀態互認,進京無需隔離;員工到崗率50%上限取消

新京報快訊 京津冀市民期待已久的健康寶互認已實現。4月18日,北京市召開第八十五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素芳宣佈:京津冀進出京人員通過在“北京健康寶”上提供行程記錄,經國家平臺驗證無誤並符合北京市防疫政策規定後,可獲得“未見異常”狀態。


同時,北京還優化監督檢查,提升防控措施實效性,要求取消區級及以下設置的復工復產審核要求,取消人員密集企業員工到崗率50%上限,並要求商務樓宇不再對入駐單位提重複性防疫要求。


【健康寶互認】

進出社區無需提供健康證明等材料


李素芳介紹,近期中央提出了“常態化防控”的要求,北京市堅持問題導向,從復工復產防控角度,突出“常態化、精準化、協同化”要求,研究提出了7條具體措施,形成了五部門《關於做好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通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李素芳介紹,3月1日,“北京健康寶”上線,經過近兩個月的運行,已為1485萬人提供健康信息查詢服務5746萬次,並與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了健康信息共享,具備了“一碼通行”的技術基礎。《通告》對“北京健康寶”使用的場景進行了拓展。


首先,北京市域內公共區域、公共交通、社區(村)復工復產可以憑碼通行。針對北京市內生產經營場所和社區空間相對獨立、管理嚴格,造成進出“碼上加碼”、通行不便等情況,《通告》第1條明確,各單位要運用“北京健康寶”做好人員防疫健康信息查驗,對持有“北京健康寶”健康狀態為“未見異常”的人員,“進出商務樓宇、商超、餐館、工廠、工地、公園景區、各類門店等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進出社區、村等開展復工復產活動,無需提供其他防疫相關健康證明材料”。


李素芳強調,憑碼並不能替代小區出入證和登記要求,快遞、外賣、鮮奶配送、家政服務、房屋中介等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進入小區,要遵守現有社區管理政策。


京津冀區域健康狀態互認


目前,北京市人員已實現赴津冀地區通行無障礙,北京也明確“居住在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等環京地區的在京工作人員,上下班往返屬於日常通行,不做硬性要求,但進出京要接受例行檢查”。


李素芳介紹,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各區、街道和企業掌握尺度不一,給三地人員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從輿情情況看,約3成網民評論都在呼籲三地儘快實現互通互認。


“考慮到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區域產業和人員聯繫緊密,且津冀地區已連續多日無本地病例,”李素芳說,《通告》第7條提出,津冀地區來京人員、北京市往返津冀地區的人員,來京(返京)後可以通過“北京健康寶”進行京津冀行程記錄驗證,申請“未見異常”健康狀態。“北京健康寶”已經實現了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的功能對接,京津冀進出京人員通過在“北京健康寶”上提供行程記錄,經國家平臺驗證無誤並符合北京市防疫政策規定後,可獲得“未見異常”狀態。


在便利商務出行方面,《通告》還明確,低風險地區來京出差人員,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在有條件的酒店接受核酸檢測,接受入住酒店健康管理,可以申請辦理“北京健康寶”,北京市出差返京人員可參照執行。按照北京市外地來京人員入住酒店相關政策,“北京健康寶”與酒店健康管理及防疫相關政策保持銜接。


李素芳介紹,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外疫情形勢發生了階段性變化,特別是國內疫情防控向好態勢得到鞏固。從全國來看,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低風險縣域佔98%;從京津冀區域來看,本市15個區連續25天以上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天津和河北已連續50天無本地病例報告(截至4月17日數據)。


【復工復產】

取消區級及以下設置的審核要求


《通告》還取消了復工復產中的不合理審批審核,明確簡化流程。


李素芳介紹,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企業訴求來看,約8成為諮詢復工復產流程,有的區、街鄉、甚至物業企業自行設立了前置審核要求,造成了部分企業開工難、開工慢,部分百姓身邊的生活服務行業復工受阻。


因此,《通告》第2條明確,除國家和北京市根據防疫情況公佈的暫緩復工復產行業外,對其餘行業復工復產不設置前置審批審核。


李素芳解釋,這裡暫緩復工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文旅領域,重點是一些空間密閉、通風條件差、易引發人員集聚的場所。比如演出場所、歌舞娛樂場所、網吧、影劇院、博物館、不符合開放條件的室內景點等;此外,大型體育活動、線下展覽展會等也按照有關要求暫不開展。對於前期已經自行設立的流程,要抓緊清理取消,為企業復工復產清障除礙。


“手續不審批,不意味責任無監管,”李素芳也提醒,各經營單位必須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對照防控指引要求,在落實防控措施的情況下,方可復工復產。


人員密集企業員工到崗率50%上限取消


《通告》優化監督檢查,提升防控措施實效性。


2月下旬,北京市結合當時的疫情防控形勢,為降低商務樓宇疫情風險,曾要求“員工辦公間距不小於1米、每人使用面積不小於2.5平方米,人員密集的企業員工到崗率不超過50%”。李素芳介紹,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部分基層單位對“50%上限”要求“一刀切”,影響了員工到崗率和企業正常運轉。


《通告》第3條提出,“滿足員工辦公間距不少於1米,每人使用面積不少於2.5平方米要求的單位,在做好對人員數量較大的單一空間防疫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正常安排員工返崗復工”,不再要求“人員密集的企業員工到崗率不超過50%”。


商務樓宇不再對入駐單位提重複性防疫要求


李素芳還介紹,根據商務樓宇內企業意見,對已有物業統一管理的綜合性場所,不再對入駐單位進行重複的防疫措施要求。同時,各單位只要落實好防控要求即可,無需簽訂疫情防控相關責任書、承諾書等文書。


此外,針對前期應急狀態下,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多頭檢查、重複檢查、檢查材料和程序繁瑣的問題,《通告》對檢查重點、檢查方式進行了優化調整,明確“新開復工、問題未整改到位、市民投訴、媒體曝光等有防疫風險的單位”為檢查重點,其他單位按“雙隨機一公開”方式開展檢查,提高監督檢查效率。


李素芳介紹,最新監測顯示,北京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地和重點商務樓宇基本實現“能復盡復”。


— END —

#互動#

以上政策,是否給你的企業帶來了便利呢?

京津冀健康狀態互認,進京無需隔離;員工到崗率50%上限取消

駿一孵化器 2005年創建,致力於為創新型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企業孵化服務,形成了涵蓋“眾創空間---孵化器---產業園”的雙創空間整體佈局。 提供辦公空間、知識產權,工商註冊、財稅代理、人事代理、政策諮詢、法律諮詢、投融併購等一站式創業服務 ;目前孵化器現有在孵企業2000餘家,累計服務企業超過4000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0餘家;駿一孵化器幫助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是創業公司的最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