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一年退休是社保"中人"?他們的養老金計發方式合理嗎?

在談到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時,我們總會提到一個詞語——"中人"。什麼叫做"中人"呢?這個概念又是從哪一年開始出現的?

"中人"進入大眾的視野,還是從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開始。所謂"中人",指的便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在事業單位工作,在2014年10月1日之後辦理退休的人員。與之對應的"老人"便是在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之前工作並退休的人員,"新人"則是養老金改革之後工作繳納社保並退休的人員。

從哪一年退休是社保

— 養老金並軌之後,"中人"養老金如何計發?

在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前,事業單位員工個人無需繳納養老金,所以"老人"退休使用的是過去養老金計算的老公式。

根據養老金改革相關文件規定,退休中人養老金核算將採用"新老辦法"對比計發養老金。

新辦法就是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老辦法就是2014年9月30日之前的養老金計算方法,其中區別在於是2014年10月份以後退休中人全部以2014年9月份標準計算養老金。

從哪一年退休是社保

之所以如此規定,是因為新老辦法計算得出的數值必然會有一個差值。

為了保證退休養老金待遇的穩定,國家設立了從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的10年過渡期。如果新老方式計算出的養老金數值,新辦法的養老金高於老辦法,那麼在這十年過渡期內,"中人"在領取老辦法發放的養老金待遇之外,還將領取到一定比例的增發養老金。

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退休,增發10%;2016年退休,增發20%;2017年退休,增發30%;一直到2024年退休,增發100%。

從哪一年退休是社保

— "中人"養老金計發是否合理?

"中人"的養老金計發模式,最終原因就是為了平衡"老人"和"中人"的養老金待遇的差距,是十分合理公平的計算方式。對於中人來說,完全不用擔心自己到手的養老金比"老人"少。

舉例來說,2018年退休的中人,如果按照老辦法計算養老金為5000元,新辦法計算養老金為4900元,那麼按照老辦法發放待遇,就是每月5000元。

如果計算之後,老辦法是5000元,新辦法是5100元,新辦法比老辦法多出100元,2018年退休增發40%,那麼"中人"最終拿到的養老金數額就是5000+100*40%=5040元。

隨著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制逐步推行,全國多地區過渡性補償養老金方案已經逐漸開始實施,這個錢最終一定能發到我們事業單位"中人"手中。

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規避風險,提前規劃保障措施!鏡仔近期推出了免費風險測評服務,有興趣的可以點擊測一測,希望能幫到大家!

  • 點擊“瞭解更多”,3秒免費幫你分析出家庭風險,提前規劃保障,有效規避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