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擇茶看中日差異

從擇茶看中日差異

我有一個親戚住在有名的茶鄉——宇治。那裡已經成了日本茶的代名詞。製茶的工藝有很多講究,品質越高的茶,其製作過程越煩瑣。其中有一道程序是擇茶,就是把混入茶葉中的雜質挑出來。這項工作要靠手的靈活度,因此主要由女性負責。下至二八弱女,上到銀髮老嫗都在做。工錢有日付的,但一般還是按照挑選好的茶葉重量來計算。

中國也是盛產茶葉的國家。雲南的普洱茶沒怎麼流傳到日本,但在上海非常受歡迎。每個飯館的菜單上都有普洱茶,飯後可以來一碗。普洱茶有個非常具有野趣的俗稱——“人頭茶”,因其茶團的形狀很像人頭。

製作普洱茶也有擇茶這一道工序。嚴格來說,如果不把茶葉裡面的灰塵徹底清除,茶葉本身的味道就彰顯不出來。因此越是上等的茶葉,對擇茶的要求越高。擇茶的時候,工人們分別坐在長桌的兩側,桌子上的茶葉堆得像連綿起伏的群山。他們從“山腳”部分開始清理,每個人身邊都放著一個藤製的簍子,擇出來的雜質就扔到那裡面。我看到這種情況時覺得非常奇怪,挑出來的雜質扔了不就行了,為什麼還要這麼講究?向他們請教後才得知,原來他們是按挑出來的雜質算工錢,與日本正好相反。

我跟宇治的茶人說起過這件事。他聽完後很感慨:“這招妙得很啊。還用不著監工的人,真是一舉兩得。按茶葉量算工錢的話,就等於清出的垃圾越多,收入越少。也就是說,越是下工夫擇茶,報酬反而越少。自然就有些耍小聰明的人不會踏踏實實地幹活了。這樣還得有人在一旁監工,要不停提醒工人再細心些、有髒東西沒揀乾淨之類的。而中國結算工錢的方法就是挑出來的垃圾越多,工錢就越多。即使沒有監工,工人也會很自覺地認真工作。實在是高明!”

中國和日本的計酬方式雖然正好相反,但這只是表裡之分,沒有誰對誰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