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終於面世的好書

大家好,明晚又是我們「今日好課」的夜話會喔,明天,我們邀請到了11年教齡的一線重點小學老師七優,開講識字啟蒙的內容(戳我)。

好的,我是有幸被邀請,為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的新書《創造性思維》寫推薦語的萌媽!

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最近和我們「今日好課」的創始人聊起「我們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時,他舉了個例子:

如果我們有「穿越未來」的能力,發現30年後地球陷入戰爭,那麼我們可能會首先教孩子野外生存、體能鍛鍊、工程學等基礎的求生知識。

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如果我們能預測未來,再倒推現在,就容易為孩子提供讓他們更適應未來的教育資源。

「人工智能」的發展,正是對未來可能產生關鍵影響的變量之一。

❤️

幾年前,我曾精讀過《情感機器》一書,該書的作者,「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對人類感情的理解之細膩和深刻,已經到了令人震撼的地步。

比如,當我們談到「愛」時,很少有人意識到,這種突如其來的愛情是帶有明顯的負面情緒的:

她是如此完美 - 我想不出她到底哪點吸引了我;

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她 - 我的大腦已經基本停止思考;

他真是難以置信地完美 - 任何理性的人都不會相信存在這種完美;

她的一舉一動是如此恰到好處 - 我已經失去了基本的批判能力;

我可以為他做任何事 - 我已經放棄了自己很多的其他目標……

當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抽絲剝繭分析人類情感,到達如此深入的地步時,也許真的會讓人工智能全面參與人類社會的運作,從而改變現在的勞動力供給乃至決策方式。

那麼,我們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去適應人工智能高度發展的未來呢?

一年前,我拿到了馬文·明斯基《創造性思維》的電子版初稿,簡直如獲至寶。我迫切地希望知道,作為人工智能之父的他,是如何看待孩子面向未來所需要的教育的。今天,當我拿到這本實體書時,當初曾經震撼過我的思想,已經被我們運用在了「今日好課」的教學理念上,並獲得了家長們的高度認可。

從「學科認知地圖」到「編程工具」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都是「一磚一瓦」式的教學法:教這個概念,再教另一個概念,將這些概念用推導和練習一點點跟抹水泥一樣粘合到一起,再慢慢修剪起知識大樓。

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就像搭積木一樣,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當孩子不知道自己即將創造的是什麼時,或者說當孩子初次接觸一堆「不知道有什麼用」的材料時,是非常容易喪失興趣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見到:

1歲孩子的家長:孩子除了啃,一點都不感興趣

2歲孩子的家長:他最喜歡玩的積木遊戲,就是把我剛搭好的積木給拆掉

3歲孩子的家長:積木超好玩啊,孩子能自己一個人玩上好一會兒

孩子越是熟悉這些積木是什麼、怎麼用,就越是喜歡用這些積木開始探索和創造,並因此更加喜歡玩積木;相反,如果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只是把一堆散件給孩子,他們可能不會感興趣。

學科學習,也是如此。

以數學為例,當我們讓孩子背加減法,但又不告訴他加減法背後的意義;背乘法表,又不告訴他乘法會怎樣惠及他的生活;進行大量的分數運算,又不知道這些數字計算和他有什麼關係時……孩子就很容易回到1歲時剛接觸積木的狀態:滿眼都是積木、都是概念,但卻不知道怎麼用,甚至令人害怕。

對此,馬文 · 明斯基的建議是引入「學科認知地圖」。當我們在「今日好課」的課堂上,首先為家長引入了學科地圖,而不是讓他們跟著每個單元帶孩子一道一道做題時,極大程度地緩解了父母的焦慮。

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很多家長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何為「螺旋式學習」:不只是難度慢慢上升,更是每次都把學科認知地圖中的這些概念都涉及一遍;但隨著孩子掌握了越來越多的運算工具和計算技巧的深入,就能上升到更高層次的學習。

在此之前,很多家長會以為孩子的學習是「糖葫蘆串」的直線式學習:學好一塊,再學下一塊,所以每學一個知識點,就要求孩子重複練習。部分幼兒園的家長,甚至在孩子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以後,迅速進階到百位數、千位數的大數計算練習,結果就是孩子看似爬得快,但基本概念沒有理解透徹,導致進入小學以後輕視老師對概念的講解,三年級以後的學習也會變得越來越吃力。

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怎麼辦才好呢?

為了讓孩子迅速對玩具感興趣,積木廠商做了一件事:他們提供特定主題的材料包,讓孩子能在短時間內,根據「說明書」搭建起所見即所得的造型,從而獲得及時的反饋,激發進一步的學習動力。

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當孩子們能照著說明書,這張類似「地圖」的東西開始搭建時,就能很快知道每一個積木塊到底有什麼用:在每一次搭建中,他都知道這些積木塊是有用的、必要的,從而能更具耐心、更具動力。

這就和之前「一磚一瓦」式的教學法不同了,迅速晉級到了現代化的「框架式結構」的建築方式。

馬文·明斯基在他們的兒童中心裡,就是這樣做的:

在幾何學領域,我們可以為幼兒提供交互式的圖形化程序,引導他們觀察和探索各種各樣的對稱性,由此領會數學家稱之為「群論」(Theory of Groups)的高級理念。在物理學領域,孩子則能夠接觸結構動力學模擬程序,從而熟悉如應力和應變、加速度、動量、能量與振動、阻尼、量綱關係等重要概念。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教學方式對傳統的學校教育是一種挑戰。

在傳統的學校教育裡,掌握地圖(課程大綱)的是大綱締造者,然後是根據大綱進行教學的老師;當他們高屋建瓴地站在這棟學科大樓之上俯視學生時,即使他們用盡全力幫助學生網上攀爬,很多孩子也會因為看不到樓頂絕美的風景,而在途中就選擇放棄。

然而,當家長和學生也具備同樣的視野和學習角度時,就會讓一切都變得不一樣。

一直到20世紀,數學學科主要由算數、幾何、代數和微積分構成。之後,邏輯學和拓撲學開始快速發展……與之相比,我們的數學課程幾乎落後了一個世紀。

在傳統的課程中,算術被視為絕對的基礎,其他所有的數學思維都有賴於它。於是,所有的孩子都被判處了兩到三年的「苦役」,必須不斷地做加法、乘法、除法!

我們可以用形式語言和有限狀態自動機(Finite State Machines)的簡單樣例和思想,來培養孩子的早期思維。這能讓孩子學會用深思熟慮又十分有趣的方法來設計計算機程序。像logo和stratch這樣的編程語言,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進行簡單的算術實驗,還可以幫助他們在幾何、物理、數學和語言學方面做出更有趣的嘗試。

❤️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理解了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編程」。

壓根就不是很多機構所號稱的,編程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因為,啟蒙階段的邏輯思維能力來自於大量的實際生活中的具象經驗。

而是因為「編程」這件事為孩子提供了無限探索的空間和工具包,讓孩子可以拓展自己的探索:但是,在孩子的思維方式從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過程中,編程,在這一階段更是一種表達和開啟更廣闊探索的工具。

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通識教育,我們到底應該投入多少?

一直以來,對於通識教育,我的觀點都是「通識教育是一種奢侈品」。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農耕社會的農戶的孩子,他最迫切需要掌握的就是關於農業技術的知識,知道如何種地、如何耕耘、如何收成,才能解決最基本的活下去的問題;一個勉強餬口的家庭,肯定希望孩子能早早當家——他們不會關心今年流行的是什麼顏色,更不會在意盧浮宮裡的瑰寶有幾件。

所以我認為,通識教育是一種奢侈品:它是在孩子不需要為溫飽操心時,才能抽出時間精力學習的更廣泛的知識。

馬文 · 明斯基的看法則更是一針見血:

毋庸置疑,這種通識教育有助於孩子們理解他們所處的世界的許多方面。但我質疑怎樣才能更好地讓孩子們應對更復雜的現實問題,因為一個人在掌握檢索和使用相關知識所需要的心智技能之前,很難單獨使用知識的各個片段。

散亂的通識可能會讓孩子看起來很「博學」,但是在某一個領域深度學習所搭建起來的「認知塔」,往往能讓孩子在進入新領域時擁有自己的一套學習和知識構建體系,而不至於驚慌失措。

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當人工智能背後的算法和硬件支持快速發展時,我能看到兩種相對清晰的圖景:

一是通識內容唾手可得,以至於那些因為學了更多的通識內容從而領先一時的優勢,可能很難長期維繫下去。

這就好比我們通過通識教育獲得了更多的積木塊,所以初期他們可能搭建出大型建築;但隨著每個人手裡的積木塊都不斷增多,知識的「多和雜」並不再是單一的優勢了,相反,那些真正令人歎為觀止的建築師,不僅擁有更多的積木塊,還需要進行精妙的設計、搭建和創造。

二是很多人更容易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信息進入了「母系關愛」的時代,很多人都被算法寵壞了,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裡。

從前的信息還處於「父系關愛」,媒體會提供給我們「需要知道的信息」;然而,隨著人工智能在算法上的精進,我們得到的不再是「需要知道的信息」,而是「我們想要知道的信息」。

當這類我們所熟悉、所喜歡的信息撲面而來的時候,確實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算法的寵溺也會讓我們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裡,反而為我們修築起了一道「信息壁壘」。

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如果,針對通識教育的主題不能縱深下去,那就只是碎片化的知識;

如果,基於PBL的主題學習缺乏了Inquiry和Critical Thinking的靈魂,那也不過是流於形式。

在向未來的教育中,人工智能一定是不能被忽略的重要因素。

你怎麼看「我們要給孩子怎樣的教育」?評論區聊聊唄!

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END

圖片來源:免費圖庫unsplash.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