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有幸埋忠骨:“庄河沉船”背后,竟是一段让人泪目的百年国殇

2018年9月21日,中国考古界爆出一个大发现,经过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在大连庄河海域发现了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的经远舰残骸。这艘埋藏在海底124年的殉国战舰,终于重见天日,连同一起回归的还有那段让人闻之动容,难以忘怀的历史。

沧海有幸埋忠骨:“庄河沉船”背后,竟是一段让人泪目的百年国殇

经远舰,中国最早拥有的一批“德国制造”

1884年的中法战争,福建水师在法国海军的攻击下全军覆灭,在当时的清政府看来,即使跟法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相比,陆军也是毫不逊色,屡战屡胜,要不是海军掉链子,最终一定能大获全胜。

痛定思痛,于是决定大力发展海军,然而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到了晚期,财政状况大不如前,仅有的收入也大都用来给老佛爷修园子了,早已经不能支撑购买“定远”、“镇远”这等大型铁甲舰,只好退而求其次,订购了四艘快船,经远舰就是这四艘快艇之一。

沧海有幸埋忠骨:“庄河沉船”背后,竟是一段让人泪目的百年国殇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洋水师成军的这段时间里,世界局势风起云涌。作为世界两大军事强国,英国和德国展开了全方位的碰撞,尤其是在造船业上,两国你追我赶,大力发展新技术,在全世界内争抢订单。“人傻钱多”的清政府自然是最佳主顾,双方都极为重视清廷的订单。最终李鸿章同英国签订了“致远”、“靖远”两艘军舰合同,而“来远”、“经远”则从德国订购。

德国首相俾斯麦对清廷订单极为重视,他亲自过问舰艇的建造进度,督促施工,建成后还由德国派专人驾驶舰艇到中国,以防路途中出现意外,给英国人造谣的机会。

沧海有幸埋忠骨:“庄河沉船”背后,竟是一段让人泪目的百年国殇

相对于在邓世昌率领的致远舰舍身冲向敌军,意图同归于尽的壮举而言,经远舰似乎平淡了许多,但其实,作为德国精心打造的战舰,经远舰全长82.4米,排水量2900吨,都比致远舰要高,战斗力和火力也更强一些。在最后一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勇气,更是丝毫不差。

邓世昌落水而亡,林永升头部中弹,大清之痛,华夏之殇

堪歌堪泣景林公,一百余年日永东。宁许倭奴凌寸海,敢将舰马啸罡风。

凤凰山上苍松绿,猿鹿岛边血水红。国难当头犹战死,是真民族大英雄。

这是后人祭奠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的一首诗歌。林永升,字钟卿,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后来积功升至经远舰管带。

沧海有幸埋忠骨:“庄河沉船”背后,竟是一段让人泪目的百年国殇

1894年9月17日中午,黄海海战打响。双方24艘战舰在海面交火,战斗空前激烈。战斗普一开始,致远舰就利用速度优势,频频袭击敌人,到下午三点,致远舰已经是中弹无数,伤痕累累。这时北洋水师的主力舰“定远”号被日舰击中要害,舱面燃起大火,形势十分危急。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状果断下令,命致远舰开足马力冲向日军主力舰吉野号,希望能够撞沉对方扭转战局。

望着从舰队中疾驰而出的致远舰,日军全员转移火力,向着致远猛击。终于致远舰被击中要害,机舱锅炉爆炸,迅速下沉……落水的邓世昌拒绝了小艇的救助,他的爱犬太阳奋力游过来,衔住主人的辫子,“衔其臂不令溺,公斥之去,复衔其发”,然而一心求死以报国的邓世昌眼含热泪抱住爱犬,一同葬身茫茫大海。

沧海有幸埋忠骨:“庄河沉船”背后,竟是一段让人泪目的百年国殇

邓世昌的殉国让林永升睚眦俱裂,他主动对吉野舰发起冲击,但遭受敌舰炮火重创,不得不战术撤退。在撤退过程中,经远舰慢慢的有意脱离北洋水师大部队,吸引日军最精锐的四艘主力战舰前来追击自己,掩护了北洋水师大部队平安离开战场、维修自救。

在大连黑岛镇附近海域时,经远舰被日军赶上。在这场绝望而壮烈的最后抗争中,管带林永升头部中弹脑裂阵亡,大副、二副接替指挥,亦先后阵亡。然而从始至终,全舰官兵始终无一人投降,与日军四艘最精锐、最强悍的新式战舰周旋到了最后一刻,直到战舰受创过重而倾覆沉没。最终管带林永升以下231人殉国,仅16人生还。

沧海有幸埋忠骨:“庄河沉船”背后,竟是一段让人泪目的百年国殇

邓公千古,林公千古!有此英豪,乃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今天的大连英雄纪念公园,有着市委市政府为林永升建立的塑像,而这里也成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艰难的打捞过程,百年沉船终于重现人间

从2014年起,在发现致远舰遗骸后,国家就下大力气寻找其他的沉没船只。根据当地渔民的指认,水下考古队在经远舰沉没位置——老人石周边海域,使用磁力仪进行了扫描,根据反馈的图像,他们看到了一圈凸起物,而这很像经远舰特有的铁甲堡。

2018年,发掘工作全面展开。首先就是要确定船只的身份,虽然很大概率是经远舰,但是没有找到证据之前,一切都不能妄下结论。由于船身埋在深深的泥沙中,三个抽沙管道开始同时作业,目的是揭露沉船主体,进而探索沉船的身份。要想露出舷边的舰名,抽沙的位置极为重要,抽一个三米深的沙坑需要十来天,如果没有抽准那就前功尽弃,还要从头再来。而且万一引起了塌方,还有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损失。

沧海有幸埋忠骨:“庄河沉船”背后,竟是一段让人泪目的百年国殇

打完洞后,考古队员用手在漆黑的洞中摸索着,终于摸出了倒置的“远”字,很快又摸到了“经”字。至此,终于可以确定该沉船就是经远舰。从照片中来看,经远两个大字金光闪闪,威风凛凛,让人不由的回想起当年林永升等水师官兵站在舰上的威武英姿,更不由得对这些国之健儿悲惨而壮烈的命运扼腕叹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强大了,但是不代表我们可以忘掉那段屈辱的往事,这是一段民族之痛,国家之殇。也是一段值得我们每一名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