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每年的5月5日,是“世界手卫生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年倡议发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手卫生(即正确洗手)的重要性,以减少医源性感染(院内感染),其实不仅对于医护人员,对于普通人来讲,如何正确洗手同样很重要。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今年已经是第十二个“世界手卫生日”,而今天也显得格外特殊,几乎每一个人都已经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了,毕竟大家都共同经历了数月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洗礼”,“戴口罩,勤洗手”现在老幼皆知,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天会洗多少次手,或者还会用消毒剂再擦擦手!话说得简单,但你真的了解如何正确洗手吗?让我们先看一下有关手卫生的历史吧!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一、手卫生的先驱者——塞梅尔维斯

在人类医学历史的早期阶段,外科手术后的感染非常常见,伤口化脓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外科医生,比如截肢这样的手术后因为感染导致的死亡率高达40%~50%。由于当时并没有现代医学技术(显微镜)来发现细菌,更不要说像新冠病毒这样比细菌还要小数千倍的致病微生物了,以至于当时的医生们都认为伤口化脓感染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必然过程,在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创口都要经过发炎、化脓的过程。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有人会说,既然手术后感染导致的死亡率如此之高,那么是不是可以不做手术?但像分娩这样人类难以避免的繁衍过程同样面临着因为感染而导致死亡的威胁,在100多年前,除了难产、大出血等会导致产妇较高的死亡率之外,产妇在产后因为感染(产褥热)而死亡的比例更是高达20%以上!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1847年,出生于匈牙利的生物学家伊格纳兹·塞梅尔维斯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威尼斯总医院第一产科病房产妇产褥热的死亡率高达22%,而第二产科产褥热的死亡率只有2%,并且产后住院的产妇几乎没有人发生产褥热。塞维尔维斯经过研究发现,产褥热发病率较高的原因竟然是与医生手的污染有关,第二产科的医生在接生前都是采用石炭酸(来苏水)来洗手,而第一产科的医生则不洗手,正是这一微小的差别使得产妇因产褥热死亡的发生率竟然相差10倍。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经过他的建议,第一产科医生也开始采用石炭酸来洗手,产妇产褥热的病死率也由22%降到2%,正是塞梅尔维斯的发现,使得现代医学从170多年前开始提出了洗手的重要性,患者的预后与恰当的手卫生密切有关。

二、我们的双手容易滋生细菌,也容易成为传染疾病的媒介

我们的双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体,手上的皮肤因而会沾染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此前有关新冠病毒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包括门把手上都可以检测出病毒核酸,如果我们在接触这些致病原后没有及时洗手,就有可能通过我们的双手将病原体带入口鼻腔、眼结膜等造成感染!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研究发现,我们双手皮肤上的细菌数量每平方厘米就有成千上万。从上面这张试验图可以形象的看到,通过体外培养基可以对手指皮肤上的细菌进行培养和检测,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发现,一双没有用水洗过的手,细菌生长的数量是最多的,只用清水洗手仍然无法大量去除细菌,通过肥皂水,以及消毒剂后,细菌生长的数量才能明显下降。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三、外科手消毒的历史

除了洗手之外,顺便提一下巴斯德消毒法,简称巴氏消毒法或巴氏灭菌法,是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于1862年发明的消毒方法。路易·巴斯德首先提出了微生物致病的理论,在有关微生物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英国医生李斯特后来据此解决了创口感染的问题。目前巴氏消毒法依然用于牛奶的杀菌。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前文提到的李斯特(Joseph Lister),在1865年读到了路易·巴斯德有关疾病细菌学说的论文后,提出了外科消毒的理论,他用石炭酸做灭菌剂,强调不仅在每一台手术前认真洗手,而且还要确保使用的手术器械和敷料经过严格消毒,甚至他还往手术室的空中喷洒石炭酸,这套理论使得外科手术后感染死亡率下降了3倍。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现在的外科医生在手术之前都要严格洗手,洗手的方法和使用的消毒剂也经历了多次演变—1887年,德国医生Furbringer倡导在手术前先用肥皂刷洗10分钟,然后再用70%酒精洗3分钟,最后用0.1%的汞水洗3分钟;1935年,Domagk提出消毒肥皂洗手法;1941年,Gum提出六氯酚洗手法;1955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采用汞液洗手法;1957年,Gershenfeld提出碘伏洗手法;1970 年,有人提出复方氯己定刷手法;20世纪90年代,英国和加拿大学者开始使用含有酒精的制剂涂抹消毒法。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目前我国也有自己的专用洗手规范

四、如何正确地清洗双手?

当然,作为普通人来讲,没有必要采取各种专用消毒剂来洗手,不过按步骤认真清洗双手的流程还是需要熟知的,这就是“七步洗手法”,可以用简单的七个字来描述洗手的过程——内、外、夹、弓、大、立、腕!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3.掌心相对,双手手心沿指缝相互揉搓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4.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揉搓,交换进行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替进行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6.一手指尖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7.从手腕处开始,向肘部旋转搓洗,交换进行

洗手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有百年历史!

在使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按照上述七个步骤认真将双手洗净之后,还需要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洁的纸巾或毛巾将双手擦干,这才是正确的洗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