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蘇東坡傳》:樂觀開朗如赤子


林語堂《蘇東坡傳》:樂觀開朗如赤子|三蘇、三妻妾、三貶謫


開飯咯,一看到三層肉就想到東坡肉,自然而然聯想到蘇東坡。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林語堂《蘇東坡傳》

林語堂是一代國學大師,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中國作家。著有《生活的藝術》《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等。並將孔孟老莊哲學和陶淵明、李白、蘇東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學作品英譯後推向海外,是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也是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於一身的知名學者。

林語堂一直想寫一本蘇東坡傳記,1936年他們全家赴美時,帶了大量蘇東坡相關的珍本古籍,蘇東坡富有創造力、守正不阿、放任不羈,是令他萬分傾倒的精神食糧。

三蘇:蘇洵 蘇軾 蘇轍

父親蘇洵,字明允,號老泉,老泉是因他家鄉祖塋而得名。生有二子,長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次子蘇轍,字子由。父子三人佔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

林語堂《蘇東坡傳》:樂觀開朗如赤子|三蘇、三妻妾、三貶謫


  • 蘇洵

《三字經》裡的“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說的就是蘇洵27歲才開始發憤讀書。這時蘇軾剛出生,蘇轍兩年後出生;家庭讀書氛圍特別好,大器晚成的蘇洵著重培養兩個兒子。

蘇洵天性沉默寡言、氣質謹嚴、性格古怪、疾惡如仇、不易與人相處;在政治上鬱郁不得志。最終他想追求的文名與功名,在他倆兒子身上出現。

  • 蘇軾

蘇軾出生於公元1037年,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自幼絕頂聰明。公元1101年遇赦北歸,病逝於常州途中;25年後北宋亡。

公元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公元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後又到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任職,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蘇軾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 蘇轍

蘇轍恬靜冷淡,穩健而實際,冷靜而機敏;在官場上比蘇軾得意,官位更高,他常向兄長忠言規勸使其受益。

子由晚年隱居,自稱“潁濱遺老”,因而有人稱他為“蘇潁濱”。

林語堂《蘇東坡傳》:樂觀開朗如赤子|三蘇、三妻妾、三貶謫

東坡比子由大兩歲,他們一起長大一起讀書,關係最為密切。他們兄弟之間深厚的手足之情,是東坡畢生歌詠的題材,東坡對弟弟不但是同學,而且是良師。

他寫的一首詩裡說:“我少知子由,天資和且清。豈獨為吾弟,要是賢友生。”子由也在兄長的墓誌銘上說:“我初從公,賴以有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


蘇軾的三次婚姻:王弗 王閏之 朝雲

  • 蘇軾與王弗:結髮夫妻 恩愛有加

蘇軾十八歲時,娶了王弗小姐,王弗那時十五歲;平實精明、聰慧謙謹,經常能給蘇軾忠言箴語,是他的賢內助。王弗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

可惜天公不作美,公元1065年,年僅26歲的王弗病逝,留下蘇軾和6歲的幼兒蘇邁。在妻子死後的第十週年,蘇東坡寫下了千古第一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 蘇軾與王閏之: 感情深厚 不離不棄

公元1068年,蘇軾娶了比自己小11歲的王閏之為妻,閏之是前妻王弗的堂妹。王閏之柔和順隨、賢德淑良,自小佩服蘇軾,什麼事都聽從丈夫。

王閏之育有蘇迨和蘇過兩個兒子,與蘇軾共同生活了25年。在丈夫宦海浮沉的生活裡,一直和丈夫同甘共苦,撫養堂姐的遺孤和自己的兒子。

公元1093年,蘇夫人去世,正好躲開了蘇軾一生中最為悽苦傷心的一段時期。10年後,蘇轍將逝世的蘇軾與王閏之合葬。

林語堂《蘇東坡傳》:樂觀開朗如赤子|三蘇、三妻妾、三貶謫


  • 蘇軾與朝雲:紅顏知己 無怨無悔

朝雲是蘇夫人在杭州買的一個天資聰穎的丫鬟,當時十二歲;後來成了蘇軾的待妾。蘇軾晚年流放在外,始終隨侍左右的便是朝雲,她最懂蘇軾,說他一肚皮不合時宜。

公元1083年,朝雲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遁兒。在生下三天舉行洗禮時,蘇軾寫詩一首,用以自嘲: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可惜蘇遁才十個月大,患病而死。蘇軾有“我淚猶可拭,母哭不可聞”的詩句,朝雲沒有再生第二個孩子。公元1095年,朝雲在惠州得了瘟疫身亡。此後,蘇軾一直鰥居未娶。

林語堂《蘇東坡傳》:樂觀開朗如赤子|三蘇、三妻妾、三貶謫


蘇軾三次出名的貶謫:黃州 惠州 儋州

  • 湖北黃州:東坡居士的由來

公元1080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被貶到黃州。黃州位於湖北省黃岡市,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蘇軾在黃州生活了4年4個月,完成了從蘇軾到蘇東坡的蛻變,這一時期的思想和文化也永載史冊。

在黃州,蘇軾從一個文人變成一個農民,因為種的一塊地在城東,他給自己起了“東坡居士”,此後東坡為世人所知。蘇東坡發明了東坡肉,流傳至今;寫出了書法史上大名鼎鼎的《黃州寒食帖》,被譽為天下三大行書之一。

蘇東坡在黃州時才發現了詞,極其喜愛,第二年開始大量填詞。春天的一天,蘇軾走在路上,突然下起了雨,蘇東坡任憑雨打在自己的身上;天晴後,他寫了一首詞。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在黃州赤壁寫下豪放派詞的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除了這首詞,蘇東坡還寫了兩篇散文,被稱為《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它們都是千古名篇。蘇東坡的樂觀灑脫在黃州表現得淋漓盡致。

林語堂《蘇東坡傳》:樂觀開朗如赤子|三蘇、三妻妾、三貶謫


  • 廣東惠:羅浮山下四時春

公元1094年,蘇東坡再度被貶,是貶謫到廣東嶺南的第一人。“嶺南萬戶皆春色”,羅浮山處處是濃綠的草木和亞熱帶水果,蘇東坡寫下《惠州一絕》;還在惠州發明了烤羊脊,釀造桂酒;帶領百姓開荒固城。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 海南儋州蠻荒之地

蘇東坡在惠州呆了不到三年。公元1097年,62歲的蘇東坡被貶到今天的海南儋州,儋州在當時是蠻荒之地,什麼都沒有,不是人住的地方。

據蘇東坡說:“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爾。惟有一幸,無甚瘴也。”

儘管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蘇東坡還是保持達觀的人生哲學,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入鄉隨俗,發明了用酒煮生蠔的吃法;研究制墨的方法,險些燒了房子。帶領百姓開荒種田,挖渠掘井,興辦學堂。

林語堂《蘇東坡傳》:樂觀開朗如赤子|三蘇、三妻妾、三貶謫

一心想要造於民的蘇東坡,因為天性使然,不得不奔波於被貶的路上,每當適應一個地方,又被迫離開;漂泊坎坷的生活,蘇東坡無奈的自嘲:《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縱觀蘇東坡大起大落的人生,他始終豁達開朗、幽默風趣、隨意而安,尤其是對人生中的被貶遭遇從容不迫、泰然自若。他將滿腔豪情抒於筆下的詩詞,將一腔赤誠用於黎民百姓,將滿懷喜悅賦於美酒美食。

蘇東坡樂觀開朗如赤子,無論處於何種環境都是樂天派,特別是在逆境中的隨意而安、苦中作樂;值得我們用心學習,努力踐行。

部分圖片來自《半小時漫畫宋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