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俗的人,一本特别的书,与一直在路上的旅行


一个不俗的人,一本特别的书,与一直在路上的旅行

这两天在读野夫的《乡关何处》,还没读完,书不错,在慢慢读。如果想要了解一本书,其实最好先了解写书的人。

最早知道野夫,是通过柴静的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柴静去云南大理见一个人,一个不俗的人。这个人就是野夫。通过柴静的描述,大致知道了野夫的样貌和过往。他家世复杂,经历坎坷,为达理想散尽私财,行走于底层、荒野和世间。在文章中,柴静还特别提到了野夫的文字,在这本《乡关何处》里写母亲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叫《江上母亲》,凄惨动人。

野夫不是个俗人。俗人醉心于物质,他重精神。俗人贪恋安逸,他总在漂泊。俗人更多的想自己,而他很多时候是在为别人。这源于他的理想,他不同于常人的追求。

我是个俗人,可也想脱俗。虽未能至,可心向往之。即使做不到彻底的离尘脱俗,可也愿意有片刻的精神超脱,脱离于俗世、俗事。所以,我渴望自由,坚持读书,虽然很多时候未必能读进去。但毕竟想读,而且也在读。

一个不俗的人,一本特别的书,与一直在路上的旅行


一直,关注一个朋友,最近在满世界的走。从迪拜到新加坡,再到日本。不管因为什么出游,或公司团建,或度假,亦只是看看世界。总之,是在游历,在行走。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都是在丰富自我。积累思想的阅历,人生的经历。人其实很渺小,人生也很短暂。那怎么才能让渺小变得广博,让短暂变得丰富呢。就是求索和体味。在思想中求索,在游历中体味。从此,知道自己的浅薄和局限,更进一步说,还能跳出小我,提升一个境界。原来在意的,束缚自己的,或许都没那么重要了,人生或许开始了真正的自由。

一个不俗的人,一本特别的书,与一直在路上的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