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小学生主要是行为习惯培养,学习不能咬得过紧,你怎么看?

仁之心语


我的观点是:小学阶段主要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但是,学习习惯培养是这行为习惯里的重要一环。它们是包含关系。以此推之,学习习惯培养当然是很重要的。所谓"学习不能咬得太紧",我觉得是个伪命题。如果孩子学习习惯很好,各项课业自然就会井然有序,就不会有"学习太紧"一说。如果孩子学习习惯一团糟,孩子的学习貌似永远都是紧的。

那么,什么是行为习惯培养呢?这个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按我的理解,大致包括以下这些方面:专注力、条理性、统筹安排、自立性、耐性、运动习惯、劳动习惯、作息习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分享、敢于分担、责任习惯等等等等。

你看,这些行为习惯有一大半都跟孩子学习直接相关。

对那些没培养好这些行为习惯的孩子而言,作业再少,他也要你每天念叨着写完,而且还要你守在他旁边不停敦促,3个小时都不一定搞不定;而对那些行为习惯很好的孩子,即便作业很多,他也能在1-2个小时完成。这就是行为习惯优劣导致的学习效率的差距。

我有个侄女,刚刚五年级毕业,作业其实挺多的。她每天下课回到家就写作业,根本不需要父母敦促。数学、语文、英语,独立完成,也就1个小时左右。碰到有作文作业,她花的时间也就1个半小时左右。----她的行为习惯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前要做什么准备,做后怎么做检查,心里跟明镜似的。她也知道,做完作业才可以轻轻松松去玩的道理。她分得很清楚。玩就好好玩。作业一定要在玩之前好好写完。

最后,我想说下客观上的"学习咬得太紧"的问题。就是说不管你行为习惯好不好,作业多就是多,少就是少。据我的了解,关于课业的松紧,在孩子小学阶段,还是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线的。即:小学前半段,学习松!小学后半段,学习紧。

比方说,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特别是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的轻松期,为什么说是轻松期呢?因为需要考试的也就语文、数学两门课,数学简单的加减乘除,而且语文作文也就简单的看图写话,每天的作业相对来说也很少。对老师这样的学习量的安排,我觉得是非常合理的。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有个适应的过程,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宜作业太多,不宜给孩子过多学习压力,否则适得其反。在孩子这样一个学习量作业量还不是很大的阶段,家长们可以多花时间关注并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到了四、五、六年级,马上就要从小学升初中了,学习自然就慢慢紧了起来。这主要表现在:每天的作业越来越多,作文越来越多,考试越来越频繁。我觉得这也是合理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学习竞争也慢慢大了起来。这个阶段的学习,真的很考验孩子的学习习惯,习惯好的,学习效率高,习惯差的,学习效率低。如果家长不加以重视,距离会慢慢拉大。这个时候不仅学校老师教学"咬得紧",孩子学习"咬得紧",父母的关注也需"咬得紧"啊!当然了,紧归紧,还是要进一步培养好或巩固好孩子的学习习惯,还是要在"紧张的学习中"寻求一份淡定从容---张弛有度嘛!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能帮到题主。


陈玉华亲子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题主的这个问题其实带有很大的矛盾性,首先小学阶段主要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学生行为习惯包含学生的学习习惯,一个学生如果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这个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是事半功倍,他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不错,毕竟小学的知识也就那样的难度,并不存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不好的情况。

可能有的人就会反驳某某学习非常认真可是成绩就是赶不去,我们作为一个外人只能看到一个孩子外在的学习情况,他内心是否全身心投入学习这个从外在的看不出来,而这个就是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学习的时候内心是否投入这也是学习习惯的一部分,某某某可能上课非常专注听老师讲课,可是他并没有记在心里,他上课不讲话,不打瞌睡,可是他内心并没有把学习真正内化,这样你能简单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习惯很好吗?答案是否定的!真正学习习惯好的小学生,成绩是不会差的。

所以题主说小学阶段主要抓行为习惯,成绩不用抓那么紧是矛盾的,成绩不好,行为习惯肯定是有问题的,当然如果只有成绩好,并不代表行为习惯就好,这时候就要严抓行为习惯,因为好的行为习惯才是决定学生以后学习生涯的高度!





树妈妈教育


有道理,其实,小学阶段课业负担还不是很重,如果这个阶段都要起早贪黑的学习,那么初中,高中孩子还能应付的来吗?

所以,小学阶段就是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规律的作息,学习就是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的习惯,培养孩子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后续的学习帮助很大,特别到初中,高中后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阅读既可以增强孩子的审题速度,又可以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又可以通过读书尽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好处多多,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课堂的主人


小学生是学习的开始,是任何好习惯养成的开始,只有在小学的时候把好习惯养成了,以后的学习才会轻松,才会事半功倍。好习惯养成了,学习就不用咬得紧了,他就能自觉学习了。反之,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你咬得再紧作用也不是太大。

任何习惯的养成,最开始都有一个支撑点也就是动力源,为什么每天要干这一件事,干了这一件事有什么好处,不干有什么坏处。一个上班族每天上班,也是一种习惯,为什么要每天上班?因为你要挣钱。我们每天刷牙,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不刷牙的坏处。

小学生的判断力是有限的,他有时候不知道一件事的对错,一件事是否需要每天做,是否需要去养成习惯,这时就需要大人给他外力,给他动力源。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1.最简单的方法,每天每天不停的督促,每天让他去做某一件事情,不停地去做。比如让孩子刷牙,告诉他不刷牙的坏处,不停地督促孩子早上刷、晚上刷,直到他能自觉地去刷,这样习惯就养成了。

2.定学习计划、明确奖惩。

在学习上,有时家长不停的说,让他赶紧写作业,可孩子写作业还是很拖沓,光说,他也不疼不痒,他也根本认识不到不专心的害处。

这时就要根据平常作业量,给他规定时间,超过这时间有什么处罚,规定的时间完成有什么奖励。如:超过时间了就不再让写了,或是一星期不让看电视等,规定时间完成,记良好一次,多少次良好有物质奖励等等。处罚、奖励一定要兑现,不要因为心软就不处罚了,这样孩子还是会不当一回事,习惯也养成不了。

此外还有从兴趣方面,激发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等等吧!很多很多,有也很多很多的书讲孩子习惯的培养,可这些书往往是大人看,而大人又起到关键作用,大人首先要坚持,自己也要养成习惯,如你想让孩子养成每天练字的习惯,你督促孩子每天练一页字,你督促两天就忘脑后了,孩子写两天,也就不写了,什么时候能养成习惯呢?


星辰朗文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阶段主要还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性格特质可塑性很大,外在表现极不稳定。所以小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老师基本上就不用操多大心血了,相对应的诸如学习、品德、素养等自会同步提升。


杜牧


人常说袜子鞋有样事情没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怎么样才是适合自己的,只要自己去摸索,实践,就能得到,别人的经验再好,也只能是个参考 。总之,能使孩子愉快学习,大胆表达,胸怀豁达,三观正确。是很重要的。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呢?这就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坚持不懈好好努力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份努力,一份结果。


古稀村翁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里包含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帮助提升孩子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好的习惯会使你受益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人并不是单纯地受理性支配,还要受自己思维和行为惯性的制约,良好的习惯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认为习惯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爱读书的小学生


小学阶段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但对小学生的学习重点知识还得必须掌握,因为只有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到初中、高中才能很好的进行学习不断的抜高,小学阶段,如果你不把知识掌握牢,那么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知识就是地基,所以说我们小学阶段要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之外,还要让孩子适当的掌握一些小学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


萧萧梧夜


行为习惯是是外在表现,支配行为的东西是内在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所以学习和行为习惯不是割裂的,知识学习也能很好滴塑造人的行为习惯。所以两者都要抓,都要重视。


知书达子


行为习惯算非智力因素,咬得紧基本为了分数。着眼一生,你选择哪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