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最近,《囧妈》都看完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片子。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你是哭着看完的,还是笑着看完的?

其实,更多的人应该是笑中带泪吧。

先是笑成傻逼,看完以后却是号啕大哭。

1

生活中,能做到"简单爱",真的太难了。

片头,徐伊万(徐峥饰)在和妻子张璐(袁泉饰)闹离婚。原因不关家庭暴力、不关乎金钱、不关乎出轨。

究其原因只是【控制欲】。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争吵中,张璐说:"你心里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你难道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徐峥在影片的开头就把戏剧矛盾血淋淋的撕开给观众。

讽刺的是,徐伊万在和徐妈妈六天六夜的火车之旅上,在激烈的争吵后,徐伊万也对徐妈妈说了同一番话: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徐妈妈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妈妈。

爱看养生的公众号,甚至在去莫斯科旅行的火车上都带着各种养生米给徐伊万煮水。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总觉得徐伊万吃不饱,却在最后还剩最后一块红烧肉的时候觉得徐伊万吃的太多了要制止。

为了补充营养,又让徐伊万吃小西红柿,甚至在他打电话的时候给他嘴里塞鸡蛋。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甚至过度干涉成年儿子的私生活。

一直追问徐伊万和张璐为什么不要孩子:

"你们现在还住在一起吗?"

"住在一起啊。"

"住在一起为何孩子出不来呀?那种事还做不做了吗?"

"妈,是不是,那种事,我也要向你汇报呀?"

在没经过徐伊万的同意下,给张璐打电话,干涉他们夫妻的生活……

徐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我是你妈妈啊!"

2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都挺好》中的苏明玉,从小被重男轻女的妈妈歧视,从小就想离开这个家。

爸爸苏大强是个老实到懦弱的父亲,渴望被爱,但是一遇到事情就喜欢折腾儿女。

直到有意思苏大强被保姆骗了,又把气撒在儿女身上。苏明玉忍无可忍:"苏大强,你就是个窝囊废,你不配有家,不配有儿女!

苏大强被吓得指着明玉大喊:"赵美兰!你就是赵美兰!"

苏明玉自己也被吓了一跳。

母亲赵美兰,是自己最恨的人,而自己却说出了同样的话。

3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徐妈妈爱自己的儿子,操心儿子的生活,想把最好的都给儿子。

她错了吗?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苏大强也是赵美兰"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作为一个老来丧妻的老人,他想得到儿女更多的关爱。

他错了吗?

谁都没错,错的是我们都在用【控制欲】爱着对方。

4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针对现代人交往的"非爱行为"的界定,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所进行的一种强制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徐妈妈为了徐伊万好,千方百计的要干涉徐伊万的生活,锲而不舍的改造他。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而徐伊万也在锲而不舍的改造张璐,最终造成了这段婚姻的破裂。

着本质上都是"非爱行为"。

有时候,两人之间看上去一些有爱的行为,实际上是一方在控制,一方在隐忍。

两个人之间最理想的模式是独立共生,感情生活当中的一进一退,相互包容的状态,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动态平衡。

有人觉得,爱一个人应该就是想去控制对方;也有人认为只有控制才是爱。

这都是自私。

5

看完《囧妈》,发现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少年班》说:"爱不是免责声明,爱不是随时解渴的自动贩售机,爱不是把对方变成第二个你,爱是接力赛,爱是拥抱取暖,爱是不在乎砝码谁重谁轻的天平。

别让自己,成为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作者 苏叁岁看电影。

著名文案狗,非典型段子手,黑车司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