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中柔韧性练习方法


体育课堂中柔韧性练习方法

柔韧性练习可增加肌肉、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这对完成中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任务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柔韧性的提高可避免或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柔韧性素质的好坏程度与提高其它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辈的研究,实践的检验,更充分说明柔韧性素质是因,其它素质是果。人的机体是统一的,由于人体伸肌和屈肌的活动是密切联系的。在身体各部分做动作时,某些肌肉由于收缩而发展了力量但另一部分肌肉则在放松和拉长,因此,肌肉的柔韧性就得到了发展。这样的道理似乎很简单,但现实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就偏偏成了难题。

有不少教师有这样的误解,认为自己的教学对象是一般的中学或田径队,没有必要在柔韧素质方面多花时间,认为力量、速度才是重要的身体素质,大抓特抓结果,事与愿违,即使教学成绩略有起色,但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却令人失望。虽然青少年学生都有可塑性,但单凭可塑性,其机体的肌肉、肌腔、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其差距仍很大,所以有些学生短跑的途中跑步频差,步幅更差。投掷项目也不例外,有些学生虽然力大如牛,但投掷的远度却令人惋惜。究其原因井不复杂,但值得深思!

柔韧性素质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繁多,教师应做到因人、因项目制宜,举例如下:

体育课堂中柔韧性练习方法

一、位、膝、踝、趾关节练习

1.高低位走路:深踢抱膝走.提踵走。直腿拉腿走。脚内、外侧走。

2.耗、压腿练习:向前、向侧、向后耗、压腿。其两腿夹角不小于直角。

3.行进间踢、踢腿练习:向前、向侧踢。十字踢。左右踢腿。其高度因对象而异。动作要求勾脚尖。

4.转髋练习:支撑脚提踵,向左(右)转位的同时右(左)腿必须先高抬后交叉。若用于行进间,抬腿的高度适中,但必须转动髋部.

体育课堂中柔韧性练习方法

二、腹背练习

1.上体绕环练习:甩腰幅度由小到大,绕至正后方需有仰体动作。要求正、反方向交替进行统环。

2.翻背练习:预备势:二人背对挽臂站立。要求前屈约100度将对方背起,被背者一定做到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下垂.

3.垫上练习(草地、沙滩即可)

①两头翘:仰卧.手足伸直。要求每次抬体臂部支撑,躯干与下肢约成直角,掌触脚面。

②后翘:二人一组,一人按压大腿。预备势:俯卧,两掌重叠放在腰前。要求每次动作上体需极度向后抬起。

③侧翘:二人一组,一人按压大腿。分左、右侧翘。预备势:左(右)侧卧,左(右)腿伸直,右(左)腿微弯重叠在上,十指相叉抱后脑。要求上体尽量向右(左)侧抬起,但不能转体。

4.后侧抬体练习:坐肋木上,双腿插入并脚面勾住肋木间,十指相叉抱后脑。要求每次上体后倒充分后再抬起至起势。

以上练习3和练习4,加负荷进行练习效果更佳。

体育课堂中柔韧性练习方法

三、上肢关节练习

1.徒手操练习:在自编徒手操时,编一些弹指,摆腕、压肩的动作。

2.俯撑练习:据教学对象的素质水平,选用高、低位俯卧撑,指撑俯卧跳,俯撑跳等练习.

3.器械练习:据教学对象的素质水平,利用单杠做悬垂或摆动,后倒悬垂,慢翻上或转肩等习。

利用双杠做移行,支撑摆动臂屈伸等练习。此外,爬天梯、爬绳等练习都得益匪浅。

体育课堂中柔韧性练习方法

四、综合性练习

1.踢全旋:预备势:全蹲。左:(右)脚全蹲和两手撑地,右脚(左脚)在右后方倾置后要求顺向全旋右脚先经左脚、左手、右手旋转一周。逆向全旋反之。

2.铁牛耕地:预备势:俯撑。要求:①两腿必须始终伸直。②上身向前、向后运动时要贴近地面,两臂经屈肘再伸直。

3.潜式拉体:(器材:双杠或单杠)。

预备势:弯臂双手正握杠,脚趾站地与杠成斜向站位。耍求:①潜体时成反弓形,上、下肢必须伸直。②潜体后需静止约三秒再拉体还原成起势。

体育课堂中柔韧性练习方法

柔韧性练习中应注意事项如下:

1.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动作幅度由小到大,以防拉伤。

2.训练时间应在早练或课的前一部分进行。练习前做适当的准备运动。

3.做柔韧性练习必须与放松练习及力量练习结合进行,使肌肉和韧带既柔软又有力量。

由此可见,柔韧性素质不容忽视。只要摆正其位置,经常地、系统地进行柔韧性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与训练应将充分重视。

资料来源:刘耀宇.谈柔韧性素质[J].体育教学与训练,1992(Z1):78-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